爲了不讓格力電器有機可乘 海立股份大股東一路增持

海立股份(600619.SH)爭奪戰激戰正酣,劇情走向跌宕起伏愈發精彩。

格力電器(000651.SZ)二度舉牌海立股份後,海立股份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下稱上海電氣集團)打響了控股權保衛戰,一擊未中,又出第二擊—直接搶籌。

9月25日,海立股份公告顯示,上海電氣集團累計增持5%至25.22%,形成舉牌,25日晚,上海電氣集團又拋出增持0.1%-4.68%股份的計劃,並進一步明確表示,“若出現控制權不穩定的情況,將採取其他方式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股比”。

與控股股東舉牌同時披露的是第二、四大股東的退出計劃。解禁不久的二股東杭州富生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四股東葛明計劃退出,二者將所持9654.49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的11.14%,拿出來“叫賣”,公開徵集受讓方。

眼下,這11.14%的股份成了決定海立股份走向的關鍵。格力電器及上海電氣集團顯然對這塊“肥籌碼”垂涎不已。

不過,從過往關係的演繹來看,第二、四股東或許更屬意大股東。因此,轉讓此舉或許是上海電氣集團對抗格力電器的“第三擊”。若劇情如此發展,格力電器控股海立股份幾乎無望。

二者交戰進程,要從一年前說起。

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對所持的海立股份態度本是冷淡的,2017年其一度籌劃轉讓海立股份控制權。格力電器表示出接盤意向時,上海電氣集團態度就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這部分股份也成了“寶貝”,緊抓不放。

格力電器直接從二級市場上買入股份。先後兩批買入,在2018年7月4日,格力電器對海立股份形成二次舉牌。

格力電器來勢洶洶,上海電氣集團控股權地位岌岌可危。格力電器二次舉牌後持股比例10%,上海電氣集團持股比例20.22%,格力電器並不缺錢,照此增持速度,趕超大股東是遲早之事。

上海電氣集團心生一計。海立股份7月拋出一則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0億元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重點是,上海電氣集團計劃全額認購,如果定增順利完成,上海電氣集團持股比例上升至33.51%。此為第一次反擊。

然而,此舉落空了。臨時股東大會上,海立股份中小股東抱團反對了此事。

無法通過定增的方式獲取更多廉價籌碼,上海電氣集團也選擇了正面應戰的方式,與格力電器在二級市場上“交鋒”。此為第二次反擊。

從詳式權益變動書來看,上海電氣集團自7月、8月、9月均在二級市場上買入過股票,且選擇了同時購買A股及B股。

從成交價格來看,轉戰B股購得的籌碼划算很多。B股每股價格區間在0.864美元-1.001美元,約合人民幣5.93元-6.87元,遠低於海立股份A股11.36元-12.20元的股價。因此,上海電氣集團此次增持的B股數量還遠高出A股數量。

海立B股(900910.SH)股價也由7月初的0.8美元左右漲至最新收盤價0.999美元,漲幅約25%。

若以持股中位數計算,上海電氣集團在A股以約3.62億元,完成了5%股份的增持。此前的定增計劃是計劃通過10億元拿下13.29%的股份。算下來,兩種方式斥資基本相當。

为了不让格力电器有机可乘 海立股份大股东一路增持

增持完成後,上海電氣集團將持有海立股份A股1.91億股,佔總股本的22.05%,通過集團香港持有海立B股0.27億股,佔總股本的3.16%,合計持有海立股份25.22%。這一數據與格力電器持股數差距拉大至15.22%。

這還不是一個安全距離。9月25日晚間,上海電氣集團再補充表示,未來一年時計劃增持0.1%-4.68%股份。增持目的直指格力電器對控股權的爭奪。

公告中,上海電氣集團明確表示,增持主要目的“鞏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保障海立股份作為獨立空調壓縮機供應商地位”。“若出現控制權不穩定的情況,將採取其他方式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股比”。

第二、第四大股東正拿出11.14%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這部分股權歸屬還是未知數。

從此前股東大會上的定增方案投票來看,第二、第四大股東是與上海電氣集團站在同一陣營的。但在資本市場上,利潤是衡量投資成敗的唯一標準。若無其他更大的原因,籌碼應是價高者得。

因此,若格力電器希望取得海立股份的話語權,對這部對籌碼必然是要極力爭取的。但最終花落誰家,還需看下期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