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遼寧日報》淘盡黃沙始得金——彰武縣做大做強矽砂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紀實

「媒体关注」《辽宁日报》淘尽黄沙始得金——彰武县做大做强硅砂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纪实

《遼寧日報》淘盡黃沙始得金

彰武縣做大做強硅砂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紀實

8月21日,“新時代遼寧鑄造行業創新發展暨2018中國(彰武)鑄造硅砂產業發展論壇”將在彰武縣拉開帷幕。自去年成功舉辦中國鑄造硅砂產業發展論壇的一年間,彰武硅砂及鑄造產業在全縣工業佔比中由配角變主角,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的強勁動力。

打好砂牌、走好砂路,這是彰武縣依託資源稟賦,積數年之功打造的特色主導產業。從默默無聞的生產,到成為“中國鑄造用硅砂產業基地”;從簡單地賣原料,到硅砂、鑄造、建材各矩陣齊頭並進,彰武在全國硅砂產業格局中,從舞臺邊緣邁入舞臺中央。

彰武上下一心,在打造“中國砂都”的道路上腳步鏗鏘。

彰武人從防沙、治沙,再到用沙,譜寫出變害為寶、加速趕超、富民升位的華美篇章。

從舞臺邊緣走入中央

彰武縣位於科爾沁沙地南緣,在朔風的常年吹拂下,經千百萬年日積月累,形成儲量巨大的風積沙。昔日為了防治沙害,一代代治沙人前仆後繼、眾志成城,在白花花的流動沙丘上栽下萬頃林海,縛住了肆虐的風沙。

在鑄造專家看來,彰武風積沙品質優良,是沙中“細糧”,鑄造、玻璃、化工、航天、石油等行業都離不開它。

彰武人利用硅砂始於1957年,雖然有一個不短的發展史,卻始終沒有發育成熟,2013年以前全行業產值不足全縣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一,是可有可無的小數點後數字。

彰武是省級貧困縣,工業基礎薄弱。彰武唯有找到突破口,才能凝聚後發優勢,實現加速趕超的目標。2013年以來,彰武認識到硅砂蘊藏的巨大產業能量,積數年之功,全縣有硅砂企業30戶,年產量300萬噸,佔全國鑄砂產量的10%,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是華晨寶馬、奇瑞汽車、上柴等知名企業的指定用砂。2016年彰武被評為“中國鑄造用硅砂產業基地”。2017年,行業頂級盛會——2017中國鑄造砂產業發展論壇在彰武召開,業內精英悉數到場,彰武各家賓館客滿。

作為《彰武縣鑄造硅砂及鑄造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年-2025年)》專家組成員,中國鑄造協會專家委副主任委員徐人瑞一年來經常到彰武調研,他認為,彰武有得天獨厚的硅砂資源,有全力打造的優質環境,不少業內龍頭企業落戶彰武,這讓彰武具備了爭創“全國硅砂產業示範基地”和“綠色鑄造生產基地”的條件。

曾幾何時,彰武硅砂因為缺少知名度,經常給毗鄰的內蒙古企業默默生產,好產品只能賣個“白菜價”。如今“彰武硅砂”品牌享譽全國,在全國四大沙系產業格局中,從舞臺邊緣步入舞臺中央,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後勁。

由工業配角變成主角

一年來,彰武充分利用論壇餘溫紅利,緊緊把握京津冀產業轉移脈搏,大手筆“雙招雙引”,一批龍頭企業、高品質項目紛至沓來,形成了壓鑄行業以春潮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鑄造行業以永紅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為領軍企業,高端建材以安美利特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領銜,硅砂深加工以聯信鑄造硅砂有限公司為領頭羊,硅砂、鑄造、高端建材等各矩陣齊頭並進。

8月9日,記者走進阜新彰武經濟開發區,但見各處焊花飛濺、工程機械往來穿梭,數十個項目在園區緊張建設。遼寧春潮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存儲庫房、智能機加工車間和智能壓鑄車間拔地而起,公司負責人自豪地說:“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車間裡見不到幾個人。”遼寧大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祈國棟說:“彰武資源好,營商環境也好,園區基礎設施完善,我們一來就相中了,去年光河北企業就來了十多家。”

彰武縣委書記劉江義表示,彰武依託資源稟賦,做透“沙”文章,抓住京津冀產業轉移機遇,瞄準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引進一批綜合實力強、帶動作用大、技術含量高的優質項目。在龍頭企業虹吸效應下,上下游關聯企業紛紛落戶彰武,在拉長產業鏈的同時,不斷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彰武縣探索建立24個鄉鎮招商引資小分隊,他們與專業招商隊伍並肩作戰,一年來碩果累累:在鑄造用砂深加工領域,引進日本山川人造砂、寧波天陽覆膜砂、北京奇想達石油壓裂砂等項目;在新型建材領域,引進安美利特真空石及眾泰廣場磚項目;以永紅機械、春潮汽車零部件、興旺機械製造等為依託,裝備製造配套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截至目前,鑄造及裝備製造簽約項目29戶,其中投產12戶,在建11戶,其餘6戶近期開工。

2016年,彰武縣工業佔全縣經濟比重僅7%。伴隨硅砂及鑄造產業的異軍突起,2017年工業佔比猛增至14%。隨著一大批項目陸續投產,明年這一比例將突破20%。短短數年,硅砂及鑄造產業強勢崛起,完成了從工業配角到主角的轉換,全縣一二三產業佈局更趨優化。

事實勝於雄辯,困擾彰武數十年的工業突圍之路找到了,彰武高質量發展的拐點到來了。

從賣原料到賣高端產品

在彰武兆峰硅砂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繼華印象中,過去硅砂挖出來就賣,利潤極低。兆峰2001年剛成立時只能生產水洗砂,主要客戶是玻璃廠。為了提高附加值,兆峰不斷引進新設備,研發新產品,先後推出重選砂、擦洗砂和烘乾擦洗砂。2010年兆峰推出的烘焙砂,結束了兆峰長達9年的低利潤時代,硅砂從每噸幾十元賣到了近200元。2016年,兆峰兩項產品榮獲第十四屆全國鑄造博覽會金鼎獎。王繼華感慨,兆峰一路走來,靠的是科技進步,這是必須堅守的生命線。

彰武安美利特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手握4項發明專利和近20項實用新型專利,巧用硅砂生產專利產品——真空石。這種新型硬質裝飾板材從骨料選擇到生產,實現了免燒製、低能耗,是一種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型環保板材。

玻璃原料-鑄造砂-石油壓裂支撐劑-綠色建材,硅砂用途的每一次華麗轉身,都是“沙之夢”的一次次夢想成真。

最優環境讓項目招得來留得住

風清氣正、效率一流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是項目招得來、落得下、留得住的一大法寶。從簽約那一刻起,春潮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就成為“建設項目110”重點督辦項目,所有手續由“建設項目110”代辦,春潮公司的人一次都不用跑。公司辦公室主任宋桂磊通過手機終端能清楚地看到審批進展情況:綠色是辦結,黃色是正在辦理,紅色是逾期未辦結。指揮中心對即將逾期的審批部門下發提示單,未按時限完成的,有關部門將馬上啟動追責程序。截至目前,全縣33個新入駐項目,全部進入指揮中心繫統運行。

彰武縣縣長楊敬忠表示,“建設項目110”指揮中心旨在給項目審批定時限,給審批部門立規矩,給辦事企業吃“定心丸”,通過制度約束倒逼審批部門從被動審批向主動服務轉變。

環境建設一直在路上。5月29日,彰武縣召開“打造五大環境建設美麗彰武”工作動員大會,用3年時間統籌打造社會環境、發展環境、生活環境、選人用人環境和幹事創業環境,旨在通過一場全員參與的“環境革命”,全力爭奪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

“亮黃燈,加班加點;亮紅燈,披星戴月;亮綠燈,眉頭方解”,這是當下彰武縣公務員變身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店小二”的生動寫照。

平臺建設快馬加鞭。在中國鑄造協會大力幫助下,中國硅砂交易中心去年落戶彰武,“買全國、賣全國”的願景正逐漸變為現實。研發中心、舊砂處理中心、產品檢測檢驗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騰飛夯實基礎。

據彰武縣硅砂產業辦公室副主任戴春巍介紹,彰武縣與中國鑄造協會、武漢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瀋陽工業大學以及中國建材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為硅砂產業提供了創新驅動力。

“項目110”為招商引資營造優質環境

產業發展,項目是關鍵;項目來了,服務好是關鍵。道理雖然簡單,做好並不容易。彰武縣建設項目110指揮系統自今年4月23日上線運行以來,已有33個新入駐項目進入系統運行,真正實現了讓企業一次都不用跑。

“建設項目110”指揮系統分PC端和移動端兩個版本,採取亮燈計時的方式對項目手續辦理進度實時監控,既方便大家實時瞭解項目審批進度,又有助於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及時跟蹤、推進項目。

在彰武縣,項目簽約後同步納入“建設項目110”指揮系統,指揮中心根據企業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審批方案,並向各審批部門下發“事項交辦單”,審批部門限期辦結;逾期辦不完,由相關部門啟動調查、問責程序。

彰武聯信球形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彰武縣有6家企業,這些企業的審批手續都是行政經理陶永泉一手經辦的。他深感彰武投資環境的巨大變化:“以前企業辦事員到處跑職能部門的現象沒有了,現在反過來了,職能部門主動登門與企業聯繫,幫助協調解決問題。”

5月21日,彰武縣建設項目110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任芸熙在系統發佈“事項交辦單”,內容為:彰武縣聯信球形新材料有限公司寶珠砂項目需辦理施工合同等,請縣住建局牽頭協調辦理。彰武縣住建局行政審批辦公室主任周佳接單後馬上就辦,法定時限3天的工作僅用1天就辦結。之所以辦得快,是因為周佳等人多次下班以後到聯信工地協調指導、現場辦公。周佳說:“單子一下,審批時限倒計時馬上開始。我們不能坐等企業上門,必須主動服務,幫助他們辦手續。”

彰武縣“建設項目110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王玉華說,“建設項目110”以制度約束倒逼審批部門從被動審批向主動服務轉變的成效十分明顯,審批部門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審批時限。

硅砂產業發展論壇21日開幕

遼寧日報

遼寧日報

來源:遼寧日報 時間:8月17日 版次:6版 記者:侯悅林 年旭春

遼寧日報

來源:遼寧日報 時間:8月17日 版次:6版 記者:侯悅林 年旭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