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階級當大學老師,他們上課講這些東西,深受學生喜愛!

必須是我們院長啊,高考後讀了二本,畢業後出來做了6年圖書管理員,在此期間沒有放棄學習,轉轉最終考上某頂級985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出來去了華為當工程師,後因個人因素放棄,考上碩士那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後來又繼續唸了博士後,放棄留校任教的資格(覺得該校人才太多,不差他個)到了一所普通大學任教,來的時候就是人オ引進,學校獎勵了經費,給了教授職稱,現在我院50%的科研成果都是院長團隊出的,關是,院長超級和可親,這也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吧。

草根階級當大學老師,他們上課講這些東西,深受學生喜愛!

我有個大學老師是中專畢業 車間工人出身, 後來讀了大專,本科,碩士,當大學老師。我大三那年下學期帶我們課,天天陪我們聊天,半節課自己看書準備上博士。現在想起來好多年了,這哥們好像一門課沒講過一句課,都是瞎聊,啥課都忘了。好像是最有意思的老師,大三那會兵荒馬亂的,所有人考研實習戀愛考公。親眼看到有個人這樣,聊聊天,還挺有意思的。

草根階級當大學老師,他們上課講這些東西,深受學生喜愛!

這樣的例子在十幾年前很多的,現在高校裡五十歲以上的教授,很多都並非一路順風正途上來的。像我的博導那波,工農兵大學生插隊什麼的就更不用說了。不過以後這種情況會越來越難出現了,主要是教師門檻提升,35歲以下或32歲以下,本科985,有幾個C,SCI等,已經成為國內常態。也就是說,如果人生之路太徘徊曲折的話,單說時間上就不允許了。

草根階級當大學老師,他們上課講這些東西,深受學生喜愛!

我一位好朋友,路徑是中專衛校——護士——社科院古典文學碩士——中山大學古文獻博士。求職時因為沒有本科學歷,最終沒有進入高校系統,進了一家古籍出版社。以前這樣的事情很容易發生,現在和以後會越來越難。極小的可能性,發生在那些學術大牛胚子身上。逆襲的唯一可能性就是 C啊SCI啊多多益善。

草根階級當大學老師,他們上課講這些東西,深受學生喜愛!

我最敬佩的人:柴繼傑柴大老闆,一個丹東鴨綠江造紙廠的工人去讀施一公的研究生,現在成了施一公手下最厲害的學生之一。高中學藝術,第一年沒考上本科,倔強的不讀書,在飯店裡做了一年服務員,點菜,端菜,現在都記得特別溜,然後覺得不行,要去讀書,複習了半年藝術考試,過年考藝考,年後複習3個月高考,考到本科,大學畢業先去當特崗,又考事業單位,考了4次事業考試,然後找到比較出名的中學上班,現在正在申請意大利碩士,爭取5年把博士拿下,離學者還很遠,但是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