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圓明|煙波三十里

點擊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隨著十月將盡,北京的天氣變越來越冷,人們早已穿上厚厚的大衣,街上的人行色匆匆。抵京的一年間,早已為這個古樸的城市所傾倒,趁著週末有閒,天氣尚好,便騎車去到圓明園。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初到圓明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各色的花朵,紅黃藍綠應有盡有,依然有著當年皇家園林的風采。放眼望去,人們圍著鮮花拍照,體現著對自然的欣喜。或許,會讓人誤以為這裡只是一個公園,但是人們又在口中計算著自己和大水法的距離。而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公園,是國家的4A級景區,還是一個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關於圓明園的歷史永遠不會被忘記。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行進在這個偌大的皇家園林裡,被鋪天蓋地的荷葉驚豔到,於是拿出相機一陣拍攝,腦海裡想起了“蓮葉何田田”的詩句,可採蓮的地方也不僅僅是在江南。秋天,雖然蕭索,但是總是給人一種時間變幻之感,一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般過去了。

但是秋天也有它獨特的魅力,所以郁達夫說:“生命的三分之二,無法換取這清秋的魅惑”。這秋天的“魅惑”就在這個園子裡顯露無疑了吧。古人喜歡畫荷花,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詩句,不僅僅是夏日盛開的荷花,低頭蹙眉的殘荷更加吸引人的注意。行走在園子裡,也就體會到古人的樂趣了。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秋天容易讓人懷古,杜甫的“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道出他在秋天的感受。關於歷史,恩格斯說“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時間如水,留給我們的雖然只是一方斷壁殘垣,關於歷史的記憶卻永遠不會抹去。望著園內的遺蹟,有的地方早已化作一席綠草地,但這些巨石卻讓人久久佇立。曾經耗費全國之力修建的皇家園林,讓一個遠道而來傳教的外國人為之驚豔,稱作是人間天堂,卻在一場大火中消失。

歷史總是這麼跌宕起伏、錯綜複雜。置身其中,耳邊彷彿還能聽到這個園子曾經的締造者的話語,他們關於這個園子的設想,因何取名圓明園;也能聽到炮火連天的時候,建築高臺倒下的聲音,聽到海晏堂十二獸首被掠去的聲音,聽到園子保護者們的哀嘆。所以縱使時間流轉,關於歷史的記憶永遠不會磨滅。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掩映在一片綠色中的是大水法,這是我關於圓明園最初的記憶,那時尚在讀小學,沒有到過北京,也沒有看過圓明園。只是被書裡的描寫深深打動,書上說:“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心底裡有一個萌芽,將來一定要來北京看看圓明園。或許這也是長久以來的動力。雖然歷經多年,終於還是有機會以這麼近的機會來看圓明園,精緻的柱石體現著它過往的繁華。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在距離大水法幾十米處的巨石,依舊可以看到被火燒過的黑色印記,而巨石之上已經長滿了小草,雖然已經是深秋,卻依舊給人一種生機勃勃之感。黃花陣中,遊人如織,大家都在感受著這個古老園子的誘人之處。

時間在不斷流轉,關於歷史,也許更多的不是哀傷,而是一種記憶。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園子裡曾經發生的事情,卻也更多的在這個園子裡看到新的變化。慶幸的是,我們生在最好的時代,有機會欣賞這份寧靜與歡愉,有機會去細數歷史的變遷。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漫谈圆明|烟波三十里

郁達夫說:“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而我也愛這北京的秋天,更愛圓明園的秋,秋日涼風習習,正適合來到園子裡,感受它的厚重與美麗。

圓明園官微徵稿活動自舉辦至今,陸續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優秀稿件。感謝朋友們對圓明園的關愛,我們將會用心對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投稿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標題請註明:圓明園官微投稿。並標註作者聯繫方式:

電話+微信號,請所有投稿者“保證稿件均為原創,且為微信公眾號首發”,謝絕一稿多投。)

[撰稿]

秦 躍 磊

[攝影]

秦 躍 磊

吳 桐

精彩回顧:

  • 圓明園考古記 | 昔日凌霄殿

  • 圓明園考古記 | 巍峨殿頂的鴛鴦瓦

  • 圓明園考古記 | 從葫蘆範到葫蘆蛐蛐罐的艱辛晉升路!

  • 漫談圓明 │ 初會圓明園

  • 漫談圓明 | 金秋暢遊圓明園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