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爲哪般?

去大昭寺的那天,天很陰、看樣子很快就要下雨!可是寺外的藏民絲毫沒有躲雨的意思,照樣在那一絲不苟的瞌著長頭。據說:一年四季不論雨雪風霜、在大昭寺外都有磕長頭的信眾,他們來自藏區的名個地方,有青海的、甘肅的、四川的,當然也有很多是拉薩當地的。藏民為啥千里迢迢到大昭寺前磕長頭呢?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大昭寺之所以成為藏民信眾的佛土,是因為大昭寺內供奉著文成公主當年從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像。據說佛祖在世時,其弟子按其奶媽指點塑了8歲、12歲和25歲三尊金像並由佛祖親自開光,8歲金像已遭毀損,今存於小昭寺,25歲金像遠在印度,因此大昭寺內的12歲金像就變得十分珍貴。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藏民視佛祖金像為佛祖本尊,千里迢迢從各地到大昭寺朝聖,表現出的那種無比虔誠和執著,令所有人都感到強烈震撼。據說朝聖者都是代表一個村或家族,他們用板車拖著行裝,餐風露宿,不避雨雪,一路磕著等身長頭,經年跋涉來到大昭寺前,在此再繼續磕長頭達數月之久。在去拉薩和玉樹的路上,我們都見到一路磕長頭的朝聖者,有的來自四川、有的來自青海,每次看到磕長頭朝聖的人們時,心靈都受到強烈的震撼。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大昭寺金壁輝煌的金頂都是藏民奉獻的;一位叫旺堆的藏民告訴我們:我是磕頭來的,好幾百裡地。我是牧民,我賣了一些羊,一些牛,又用賣的錢換金子,一年換一點,五年能換好多金子。這次我全帶來了,獻給廟裡,把佛像修得大大的。再過五年,我還能換更多的金子,獻給佛。五年前,我就獻過金子,那次,活佛為我摩了頂,我喜歡得哭了。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旺堆老人還告訴我:許多漢族人,還有許多外國人,都信我們的佛。不過,不少人把財產,把塵世看得太重,他們先是自己,然後才是佛,或者只有自己遇見了麻煩事,才想起佛來,這是得不了救的。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旺堆老人還說:你們漢人信佛都是看破紅塵,當不了官,發不了財,健康有問題,兒女不孝順,還有男女不相好了,覺得活著沒意思了,於是想解脫,出家躲起來,人在寺廟裡,心在外面。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以下是站在大昭寺屋頂,向下看到的磕長頭的情景。城裡人講究些,磕長頭時身下有一個用木板做成的軟墊。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旺堆老人還說:我們把金銀珠寶都獻給寺廟,把最聰明最有出息的孩子送去待奉佛。我們一路磕長頭來拉薩朝聖,高興啦,你們漢人看不出我們心裡有多快樂。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旺堆老人還說:財產多餘了,人就要產生貪心的念頭,就會作惡。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天越來越陰,眼看就要下雨!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磕長頭的藏民絲毫不為所動,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為保護手,手上有防護的設備。

磕長頭時一般不穿鞋。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在大昭寺磕長頭的女士多、男士少。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大昭寺旁就是熱鬧的“八角街”。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八角街”商鋪,出售的商品據有濃厚的藏族風格。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不少漢族人在“八角街”經商。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出售藏族服飾的攤位。

在西藏,沿途經常可以看見一群群磕著長頭去拉薩朝聖的藏民。 每次看到磕長頭朝聖的人們時,心靈都受到強烈的震撼。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這三位瞌長頭的藏民來自青海,我們見到他們時,他們已瞌了幾百公里!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磕長頭”為等身長頭,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劃地為號,起身後前行到記號處再匍匐,如此週而復始。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磕長頭的信徒遇河流,須涉水、渡船,則先於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晚間休息後,需從昨日磕止之處啟程。虔誠之至,令人感嘆。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磕長頭的信徒絕不會用偷懶的辦法來減輕勞累,遇有交錯車輛或因故暫停磕頭,則劃線或積石為志,就這樣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堅強的信念,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這三位磕長頭的信徒中最年輕的一位,以前總以為瞌長頭是年長之人的事,想不到瞌長頭的幾乎全是年輕人!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磕長頭的信徒手戴護具,膝著護膝,前身掛一毛皮大圍裙,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看看他們手上、前臂、和身體的護具。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鞋子也做了特別的防護。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拉車的是他們的“後勤部長”專門負責生活。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後勤部長”是不磕頭的,他的小車上裝載著燒飯的爐灶,被褥帳篷等生活必需品,他會先行到達前面宿營地,搭好帳篷,燒好茶水和飯,等候那些磕長頭的同伴們。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這支小隊伍,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向拉薩進發,據說:有的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成朝聖之舉!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在去玉樹的路上碰到了另一支朝聖的蘵民。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這裡的道路正在翻俢,路上到處都是塵土,藏民們照樣在土地上瞌頭,而且一絲不苟。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我們的到來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但瞌長頭的步伐仍在向前。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標準的瞌長頭姿勢。磕長頭的人的姿勢是一絲不苟的。一般先取立正姿勢,口中邊誦經文,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前行二步,邁第三步時,膝蓋先著地,然後掌心朝下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同時就用前伸的手在地上劃一條線.爬起來後從那線開始,繼續往前磕,如此往復,直到目的地。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來認識一下這些藏民,他們額頭上的印跡是磕頭時觸地時留下的。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看樣子還是個孩子。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這個更小,不會到18歲。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健壯的後生,要是參軍一定是好樣的!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據說:瞌過長頭到拉薩朝聖的藏民,在當地會很受尊敬,被視為“英雄”。我以為:是藏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藏族的特殊文化背景造就了這種特殊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在任何地方都不具有複製性。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面對著這些未來的小“英雄”,不知他們今後的人生會怎樣渡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會把自已的信仰傳授給下一代,而且這種信仰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告別了我們,他們又開始了漫漫征程。祝他們一路走好,願佛保佑他們!

大昭寺前,虔誠的跪拜,究竟是為哪般?


虔誠的旺堆老人

———— / END / ————

諮詢及報名可詳詢阿米羅羅俱樂部教主


熱門線路彙總


1. 阿米羅羅戶外經典線路之初進藏短線(3種選擇),2018年度排期火熱出爐!2. 定製線路之川西7天環線丨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卻相遇在川西!3. 夏日最火川藏線(簡潔版)丨你問我,它到底是哪裡好,沒去過的人不能明瞭!4. 2018西藏阿里大環線更新版:梵天淨土,夢迴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