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從渺小到偉大,程勇的辛酸歷程值得思考

《我不是藥神》從渺小到偉大,程勇的辛酸歷程值得思考

在電影的開場,徐崢飾演的程勇,並不是一個什麼好貨色。

邋里邋遢、賣印度神油、交不起房租、付不起父親手術費、還和老婆離異,是一箇中年失意的市井小民,日子過得頹廢又失意。

直到他遇見了呂受益——一個慢粒白血病患者。因為支付不起4萬一盒的正版藥,他找到了程勇,讓他走私一種印度仿製藥,它和正版藥療效相同,但價格卻只要五千。

出於不同的目的,程勇,呂受益等四個病友,一起走上了走私藥品的道路。

程勇賣的仿製藥給無數患者帶來了希望,他們都把當他成了救世主,但程勇知道,自己從來不是為了做什麼好人善事。賣藥讓他賺足了鈔票,但也讓他隨時面臨著至少8年以上的牢獄之災。

在面對其他藥販的威脅時他退縮了,程勇把藥的代理權讓給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商人張長林,這也讓他和幾個病友不歡而散。

等他再次見到呂受益時,他才知道,張長林把藥價抬高到了兩萬,讓很多病人負擔不起藥價,包括呂受益在內很多病人飽受病痛,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呂受益的死亡,並再次改變了程勇的人生——重新賣起了藥。這次,他不是為了賺錢,為了讓更多的病友能吃上藥,他用自己的錢去倒貼走私。

在這個經歷中程勇經歷“重生”。他對生命、性愛和財富都有了更深的認知。

□■□

01 重新定義生命

《我不是藥神》從渺小到偉大,程勇的辛酸歷程值得思考

沒有“藥神”經歷的程勇邋里邋遢,事業沒有沒有起色,交不起房租,正在被生活強姦後苟且的活。在他的意識中,賺點小錢,能夠養家餬口,哪怕是委曲求全的活著也已經很幸福了。

但是在幾次賣藥成功後,這一切發生著轉變。首先是黃毛、呂受益、思慧以及需要他藥物的病人們都很尊重的喊他勇哥,其次,在賣藥的過程中他謀得暴利。對於此時的他,此時他的境況早已超出了他的生命標準。

他很享受這種短暫的成功,但是此時的他只是覺得這就是他賺錢的一種手段。於是在同行的壓迫下,他選擇了見好就收,果斷的為了金錢出賣了他的同伴。

他骨子裡怕被法律懲治,怕失去生命,但是他卻不知道生命是什麼?到底為什麼而活?

呂受益的死就是為他的懦弱埋單。此時的他已經小有成就,不再為生活所困,但他的內心卻滿是愧疚。再也喚不起呂受益、思慧和小黃毛他們發自內心的尊重。除非……

到底為什麼而活?一份有尊嚴的工作,合理的回報還有不愧此生。

□■□

02 重新認識性愛

《我不是藥神》從渺小到偉大,程勇的辛酸歷程值得思考

程勇要送思慧回家那段其實蘊意豐富,是起了色心的上司想“潛規則”女下屬的標準模板。

“醉醺醺”的程勇提出要送思慧回家,思慧拒絕了:“我家不遠,走幾步就到了。”程勇又堅持要送,思慧再次拒絕了。程勇第三次說要送,思慧看了看“似醉非醉”的程勇,明白了,也就沒有堅持。

思慧第一次拒絕是沒有get到程勇的真實意思。程勇第二次提出要送,思慧愣了一下,但很快明白了。這時她的表情有一些奇怪,既有失望,也有如釋重負——“原來你也是這樣的人,幸虧你也是這樣的人”。

直到遇見思慧的女兒。他才有所清醒,剛從舞廳拾起的尊嚴差點又被精蟲上腦的程勇所踐踏。

思慧的女兒讓他看到了什麼?長幼尊卑的倫理道德,活著的尊嚴!

□■□

03 重新理解財富

《我不是藥神》從渺小到偉大,程勇的辛酸歷程值得思考

對於財富的理解,程勇有三個階段。

第一,對於生活一籌莫展時,對金錢的渴望而不可及。尤其是在交不起父親的手術費時,更願意為錢而鋌而走險。

第二,幾次售藥成功後,揮金如土,願意用金錢換取思慧的尊嚴。

第三,滿懷愧疚,願意用金錢救贖愧疚。於他而言,錢夠用就行,人生無愧才好!

每個人都經歷著從渺小到偉大的過程,慢慢地在看透這一切的本質,理解著生命、愛情、價值和標準。如果一開始就看透這些,生命也許會從一開始就會不一樣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