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充和:對待愛情,要寧缺毋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社會里,女孩子的婚姻壓力似乎越來越大。

到了25歲就被叫剩女,有的才剛大學畢業,家裡就開始催著談戀愛,相親結婚。而不結婚,不要小孩,更會被視為大逆不道。

社會明明在進步,但我們的思想反而變得更加禁錮,缺乏自由。而在遙遠的民國時代,有一位女神級人物,有“民國最後的才女”之稱的張充和,卻一直堅持單身,直到35歲遇到一生的真愛才走入婚姻。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女孩,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葉聖陶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合肥四姐妹,指的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以及張充和。四姐妹裡,十點君今天特別想聊聊的就是小妹張充和。

欣賞她的有兩點,一個是她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和堅持,在過去的21世紀,這個文化天翻地覆的時代,即便在遙遠的美國,她也試圖營造出那個自己喜愛的遙遠的古中國;

第二點是她對待感情的態度——寧缺毋濫。才貌雙全,追求者甚眾,甚至著名詩人卞之琳苦戀她十年,但她卻始終不為所動。一直等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才步入婚姻。婚後的她一方面能做個好妻子,忠誠、樂於付出,一方面仍然能夠保持獨立的自我。

張充和:對待愛情,要寧缺毋濫

01.

充和是幸運的的。她出身於安徽一個大地主家庭,從小可以不愁吃穿,而且曾祖父張樹生是一代儒將,官至兩廣總督,父親張武齡是一代鄉紳,都很重視後代的教育。

張武齡接受過五四新文化的薰陶,思想開明,他甚至為了給女兒們更好的教育,舉家遷往蘇州九如巷。張武齡後來創辦了女校樂益女中,四個女兒都曾在這個學校讀書。所以,張家四姐妹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長為具有現代知識和思想的溫婉爾雅的女性。

但她們的個性又各不相同。

大姐元和的個性含蓄內斂,也最為神秘,她嫁給了一代崑曲名伶顧傳玠,而後定居臺灣,勉力支撐著數次創業失敗的丈夫,對這段感情總是三緘其口。

二姐允和個性活潑,她嫁給了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文革期間,為了保護丈夫,不惜化身潑婦支撐著家庭。

三姐張兆和或許是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因她和沈從文的那段感情,但兆和其實是三姐妹裡最現實和理性的人,沈從文口中美的化身的三三卻說,直到沈從文死後她才明白,“我以前從未理解過你”。

小妹充和在35歲那年嫁給了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而後再1949年隨夫遠赴美國,定居海外,2015年在美國去世。

02.

充和雖然外表看上去柔弱,其實個性非常獨立、執著,自主自強,這與她少小離家的特殊成長經歷有關。

充和出生時,已經是家裡第四個女孩,父母都很盼望男孩。所以她剛一出生,就被過繼給沒有孩子的叔祖母。

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很有見識,相當重視充和的教育。她為充和請的老師叫朱謨欽,是吳昌碩的弟子,既有才學也很開通,他教充和古文,還培養了陪伴充和終身的愛好——書法。

充和的一位長輩曾經給過她幾錠古墨,她用來練字,朱謨欽見了,提醒她說:“你小孩子家寫字,別用這麼好的整墨,用碎墨就行了。”

古墨的價值是很高的,充和初到美國生活困窘,忍痛出售了珍藏的十方墨,當時賣出了一萬美元的高價。為此她傷心了很久。

朱先生專門弄來了顏勤禮碑的拓本,教她練字。充和說,顏碑用來打基礎是非常好的,直到年老,她每過幾年都要臨一次顏勤禮碑。

充和隨朱先生從九歲一直學到十六歲,他留給充和的,不僅僅是深厚的國學知識。

這樣的教育背景,使得充和在知識背景上和姐姐們受的中西結合的教育不同,姐姐們更為洋派,充和的舊學功底則最好。

03.

16歲叔祖母去世後,充和回到蘇州。在蘇州,充和認識了陪伴她終身的愛好——崑曲。

父親張武齡和母親陸英都是戲迷,張武齡還特意請來了蘇州全福班的尤彩雲來教孩子們唱戲。四姐妹中最迷崑曲的是大姐元和,她特別喜歡登臺表演,後來嫁給了名小生顧傳玠。

充和則更喜歡不受打擾,做自己的事。相傳,在蘇州拙政園居住時,她夜晚常常一個人在蘭舟上唱崑曲。這種不愛求關注,一心只做自己的事,陶醉在自己世界的特點,貫穿了充和一生。

汪曾祺在回憶西南聯大的往事時,提到過充和不愛扎堆的特點。他寫道:有一個人,沒有跟我們一起拍過曲子,也沒有參加過同期,但是她的唱法卻在曲社中產生很大的影響。

充和一方面喜歡安靜,她堅持每天清晨練字三個小時,很有自己的世界。一方面又活潑可愛,交遊廣闊。

在北京的時候,她住在沈從文家,抗戰時期,在雲南和重慶避難時,她也表現得非常活躍。她喜歡和自己欣賞的人交朋友,胡適、楊振聲、張大千、沈尹默都是她經常交往的人。

其中值得一說的就是沈從文。我一直覺得,張家四姐妹裡,充和對沈從文的欣賞和理解,不下於兆和,雖然兆和對沈從文而言是美的化身。

在她眼裡,這位三姐夫是個不愛說話,但很有才的人。沈從文去世後,遠在美國的充和發來悼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寥寥16字,在我看來,寫盡了沈從文的一生,他的品格、他的作品,可謂知音。充和說,沈從文一生歷經坎坷,可他總能守住自己的一些東西。他又好像總是在讓,好像不會刻意去爭什麼。可這讓裡面,有多大的學問吶。後來,這16字被直接放大,刻在了湘西沈從文的墓碑上。

在漫長的單身時期,充和似乎並不害怕沒有人來愛,會找不到人嫁出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一直保持著單身,並且保持著這份自信,和自我的小世界。

04.

其實充和不是沒有人追,才貌雙全的她,在北京求學、在重慶避難的那幾年裡,追求者眾多,其中最出名的一個便是現代派詩人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詩中的你,就是卞之琳苦戀了幾十年的女神張充和。

可以說,卞之琳對充和是一見鍾情的,那時,充和住在沈從文家,卞之琳是沈從文的朋友,經常在沈家碰面。

他追求她長達十年之久,直到45歲才黯然結婚,而對她的愛戀,持續了大半生。他甚至苦心收集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送到香港去出版。

而充和這邊呢,晚年談到這段“苦戀”,她笑笑說,

“這可以說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愛情故事,說苦戀都有點勉強。我完全沒有跟他戀過,所以也談不上苦和不苦。”

“他人很好,但就是性格很不爽快,不開放,跟我完全不相像,也不相合。我永遠搞不清楚他,我每一次見他都不耐煩,覺得他囉裡囉嗦的。”

他持之以恆地給她寫信,甚至在她出嫁後去了美國,仍孜孜不倦。對卞之琳的回信,充和從來沒有回過,也沒有和他單獨出去過,她覺得他的性格很敏感,不敢惹他。

充和的追求者中,還有一個不修邊幅的方先生,是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專家。

方先生也給充和寫信,不過用的全是甲骨文,學問大如充和者也沒法明白:“他一寫就是好幾張信紙,我相信一定寫得很有文采,可是我看不懂。”

有許多朋友的充和喜歡保持單身女性的身份,自由自在,不必在意社會對已婚女性的期待。她編教科書、唱崑曲、寫書法,保持單身的身份還能剩下好多錢收藏古墨,古董,單身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05.

張充和喜歡單純樂觀的人,後來的德裔漢學家傅漢思就是這樣的人。充和和傅漢思認識也是通過沈從文。

1947年,充和在北大開設崑曲和書法課,她住在沈從文家。傅漢思是沈從文的朋友,經常到沈家去,一來二往,兩人就談起戀愛來了。

沈從文寫文章回憶說,“漢斯開始還是登門找我學中文的,後來才發現,這位美國年輕人早轉移了目標,根本不是衝我來的!”後來,傅漢思只要一登門,孩子們就起鬨般地叫“四姨,找你的!”

充和說,漢斯這個人從來就沒有什麼複雜心思,“人很老實,也很熱情開朗”,是她喜歡的,而且你欺負他,他也不知道......

而且傅漢思的學識也是充和欣賞的類型。傅漢思原籍德國,父親是西方古典文學的教授,所以他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學底蘊,還通西班牙、葡萄牙、法國、意大利好幾國語言。

1948年11月21日,認識一年左右,二人在炮火紛飛中辦了婚禮。婚禮的第二天,就在戰火中逃離北京。

1949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個坎。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裡,充和毫不猶豫地選擇跟隨傅漢思回美國。

對她而言,那個新世界是黯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東西,甚至連夢想著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

她覺得應該讓那些彈性大適應力強的人去接受新社會,而她願意在另一個新的世界建立一個小小的理想國。

06.

充和赴美后,先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東亞圖書館工作,其後在耶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二十餘年,課外兼職教授崑曲,成為頗有名望的學者。

總覺得我覺得喜歡書法的女孩子身上更有一份書卷氣和英氣。充和身上就有這種氣質,支撐她一生的事業除了崑曲,就是書法。

充和在美國生活期間,每天堅持寫字,一直堅持到98歲。

她從不在乎穿著打扮,也不喜歡金銀首飾之類的東西,但是寫字的筆墨紙張,一定要用最好的,從來不怕為此花錢。

在美國的時候,喜歡寫字的胡適很喜歡到充和家去,“他知道我家的筆墨紙張總是全的,而且一定是最好的。”

晚輩們說,張充和“直爽”、“有話直說”、“喜惡分明”、“簡樸”、“淡泊”,也絕不“矯揉造作”。

去美國這麼多年,她依然很中國化,喜歡穿布制的旗袍,接待客人時也永遠是整潔禮貌的,絕不會衣冠不整、蓬頭垢面。

90多歲時,張充和依然在院子裡種玫瑰,種牡丹,種梅花。身為漢學家的傅漢思曾經這樣寫道:“我的妻子體現著中國文化中那最美好精緻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