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好心幫忙,怎麼最後都要爲此去負責

小張這些年混的不錯,去年國慶節回趟老家,姑姑就找上門借錢來了,理由是他兒子因資金週轉,找高利貸借錢,欠了五萬多塊錢,如果這周再還不上,利滾利就更多了,小張為這表弟兜底的事情,可沒少幹過。當時以要買房的理由拒絕了。沒想到晚上吃飯的時候,她爸爸聊起了這件事,還表示:“再怎麼說也是親戚,你能幫,就幫幫他。”

媽媽也說:“不幫他會被人告,要債的天天到家裡來,也不是個事……”

抵不過爸媽的勸說,小張很無奈,也沒辦法,就把錢借給了表弟還了債。小張就想不通,爸媽怎麼不替她考慮考慮,似乎爸媽把這個人情、面子看的更為重要。小張感覺她快成了這些人情世故的犧牲品,這幫忙不知道何時是個頭。

明明是好心幫忙,怎麼最後都要為此去負責

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可是這上一筆錢款還沒有結清。這不,清明回家掃墓,姑姑又找上門來了,讓小張給表弟找個工作,踏踏實實的靠譜些。接著,爸媽又出面了,還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她幫忙。小張耗不過家人,只得託關係,在朋友公司給表弟謀了個事。

表弟上班不到兩月,一天與女朋友約會,偷開客人的車出去,結果把車給撞壞了,修理費花了一萬多,朋友說了,客人那邊協調好了,不告公司了,但這修理費你們得出了。表弟哪有錢,自然又是小張來兜這事。

小張覺得自己真是冤。借錢,錢是一去不復返;介紹工作還得承擔表弟各方面的責任。不管這事吧,朋友情誼說不過去,介紹人跟擔保人沒差別。怎麼辦,只能把錢再抗了,顧了各方面的周全。

明明是好心幫忙,怎麼最後都要為此去負責

雖然是這樣處理了,但是小張內心並不是完全出於自願,而是迫於形勢所逼,感覺這錢出去,有種擋都不擋住的感覺。小張的遭遇真是有種冤大頭的感覺,似乎這些事情,其實才是與她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否則它為什麼找你不去找別人?而你也沒辦法做到拒絕!

在今生前世或久遠劫以來,我們與很多有情眾生有不同的牽纏與糾葛;有的互為彼此關心、照顧、幫忙而形成的善緣;有的是彼此爭執、搶奪、侵犯、傷害、凌辱、殺、吃等種種形式結了惡緣、劣緣;彼此的各種因緣纏結得越愈深,將來在輪迴再次相遇時,屬於情感引起的業緣,相遇了就得用情感的形式來解決;物質或是生命引起的業緣,這回遇到了,就得以同等的形式償付。

明明是好心幫忙,怎麼最後都要為此去負責

這就是冤冤相報,無有邊際,沒完沒了。許多人覺得我是好人,心地好,從來沒有害人之心,為何會有冤親債主?其實無始劫來,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造作了太多的貪嗔痴慢疑、殺盜淫等惡業,所以《地藏經》中講:“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

一般人都聽不懂什麼叫“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造作、與人結了惡緣都不知道。有些人還以為,我想我的,沒有說出來就沒有關係,殊不知道,念頭正在創造後有的種子。先不說這念頭,意業的問題,就單單殺生吃肉,就與這些有情眾生結下了深厚的怨仇。因緣際會時,這些事情通過各種形態找的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