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險!領導暗示危急時刻可化裝跑,但5000兵硬殺出了30萬敵重圍

對於皮定均,授銜時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皮有功,少晉中。”

意思是皮定均有大功,由少將改晉中將。

太險!領導暗示危急時刻可化裝跑,但5000兵硬殺出了30萬敵重圍

皮定均一生戰功赫赫,但最突出的大功,還是1946年夏掩護中原軍區主力突圍。

當時蔣介石以30萬大軍圍殲中原解放軍。情況十分緊急。為了使主力突出重圍,中原軍區不得不決定捨車保帥,以一縱一旅——皮定均為旅長的“皮旅”負責掩護,令他們偽裝主力,向津浦路以東轉移,迷惑、牽制敵人。為此,軍區要求皮旅不怕犧牲,用一切辦法拖住敵人,保證三天之內,敵人不能準確判明我軍主力突擊方向。三天之後,掩護任務完成。

敵兵有30萬之巨,皮旅只有區區5000人。掩護三天,很可能全旅被包圍、殲滅。臨別時,中原軍區一領導來到皮定均那裡,送給他一套便服,暗示他:到了萬一不行的最後時刻,他可換上便服,棄軍逃命,責任則由此領導來負。

此舉大有易水蕭蕭、壯士不復返的味道。

但是,皮定均大智大勇,硬是把全旅勝利地帶了出來。

6月26日,皮定均率部開始行動。

此時敵軍已認為中原主力將向西突圍,在西線佈置重兵設防。為了出奇制勝,中原軍區居然大膽地決定繼續從西突圍。於是,皮定均必須把敵兵調往東線。為此,皮定均採用疑兵計,夜間西行,白天東去,如此折返,造成中原主力向東線集結,向東突圍之勢。

敵人果真上當,急忙調兵遣將,急急向東線移師。當敵主力幾乎都到了東線後,中原主力立即從西邊呼嘯而出。

太險!領導暗示危急時刻可化裝跑,但5000兵硬殺出了30萬敵重圍

三天後,敵人發現上了當,趕緊掉頭向西追擊,結果中原主力已經遠走,他們反而被皮定均死死咬住,甩不開身。

與此同時,皮定均也開始了步步突圍。

為了使主力突圍萬無一失,皮定均在突圍時決定繼續向東,向著與主力相反的方向走,分散敵人的兵力。但是,這是難度最大的突圍方向。這條路線,由西向東,要走2000多里,突破敵重兵層層設防,還要通過高山險嶺的大別山和河流縱橫的江淮平原。

敵兵跑了中原主力,只好對眼前的這個旅不放過。敵總指揮說:

“只要消滅了它,也好向蔣委員長交差。”

皮定均如何跳出敵30萬大軍的包圍圈呢?

在與敵軍周旋中,他率部先是也跟著主力突圍的方向一步步向西而去。

一天夜裡,全旅到達了一個叫做劉家衝的地方。此地處兩條公路的交叉口,沒有關隘險峰,但樹木茂盛。皮定均突然下令:“全旅停止行動,在這兒隱蔽。”

這是敵人的控制區,皮旅悄悄地隱藏在樹木之中。追擊之敵很快了攆上來了。疲乏的敵追兵做夢也沒想到,皮旅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他們急匆匆地跑過,向西追去。天亮時,皮定均下令:“掉頭東進。”

全旅就這樣一夜之間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呼啦啦地向東去了。

敵人追了一天多,竟不知皮旅到哪裡去了。

當他們再一次找到皮旅的下落時,兩軍已相距了足足兩天的路程。皮旅跳出了包圍圈,大踏步地向東,以每晝夜100多公里的速度前進,向著華中蘇皖解放區而去。

這樣過去了13天。

敵人又在大別山的桐城、潛山、嶽西,布好了一個半圓形的截擊圈,卡在皮旅的前進方向上。

皮定均果斷決定,立即渡過淠河。此時正逢汛期,天降大雨,河水暴漲。全旅上下克服困難,渡河成功。上岸後,前行二三十里。敵人從桐城趕來,全旅急轉九十度,朝北直插毛坦廠,再急速北上,跳出大別山,又遠走高飛了。

之後,全旅馬不停蹄,在皖中平原上奔行五天五夜。突然,皮定均又下令舉兵北上,越過張八嶺,一夜前行60公里,在石門山遇上敵軍,交火3小時,皮旅完全控制了通道,之後跨越鐵路,進入了安全區。

全旅歷經24天,轉戰1000餘公里,在皮定均的率領下,終於成功地到達了蘇皖解放區。

這一天是7月24日。

太險!領導暗示危急時刻可化裝跑,但5000兵硬殺出了30萬敵重圍

華中軍區首長說:“皮旅是從敵人堆子裡打出來的,大喜,大喜。”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說:“你們的奇蹟,我一定要告訴全世界人民!”

若干年以後,在一次會議上,毛澤東還記著皮旅,問皮定均:“你們中原突圍時,留下來的同志也不多了吧?”

皮定均回答:“留下來的是不多了,我也是倖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