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险!领导暗示危急时刻可化装跑,但5000兵硬杀出了30万敌重围

对于皮定均,授衔时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皮有功,少晋中。”

意思是皮定均有大功,由少将改晋中将。

太险!领导暗示危急时刻可化装跑,但5000兵硬杀出了30万敌重围

皮定均一生战功赫赫,但最突出的大功,还是1946年夏掩护中原军区主力突围。

当时蒋介石以30万大军围歼中原解放军。情况十分紧急。为了使主力突出重围,中原军区不得不决定舍车保帅,以一纵一旅——皮定均为旅长的“皮旅”负责掩护,令他们伪装主力,向津浦路以东转移,迷惑、牵制敌人。为此,军区要求皮旅不怕牺牲,用一切办法拖住敌人,保证三天之内,敌人不能准确判明我军主力突击方向。三天之后,掩护任务完成。

敌兵有30万之巨,皮旅只有区区5000人。掩护三天,很可能全旅被包围、歼灭。临别时,中原军区一领导来到皮定均那里,送给他一套便服,暗示他:到了万一不行的最后时刻,他可换上便服,弃军逃命,责任则由此领导来负。

此举大有易水萧萧、壮士不复返的味道。

但是,皮定均大智大勇,硬是把全旅胜利地带了出来。

6月26日,皮定均率部开始行动。

此时敌军已认为中原主力将向西突围,在西线布置重兵设防。为了出奇制胜,中原军区居然大胆地决定继续从西突围。于是,皮定均必须把敌兵调往东线。为此,皮定均采用疑兵计,夜间西行,白天东去,如此折返,造成中原主力向东线集结,向东突围之势。

敌人果真上当,急忙调兵遣将,急急向东线移师。当敌主力几乎都到了东线后,中原主力立即从西边呼啸而出。

太险!领导暗示危急时刻可化装跑,但5000兵硬杀出了30万敌重围

三天后,敌人发现上了当,赶紧掉头向西追击,结果中原主力已经远走,他们反而被皮定均死死咬住,甩不开身。

与此同时,皮定均也开始了步步突围。

为了使主力突围万无一失,皮定均在突围时决定继续向东,向着与主力相反的方向走,分散敌人的兵力。但是,这是难度最大的突围方向。这条路线,由西向东,要走2000多里,突破敌重兵层层设防,还要通过高山险岭的大别山和河流纵横的江淮平原。

敌兵跑了中原主力,只好对眼前的这个旅不放过。敌总指挥说:

“只要消灭了它,也好向蒋委员长交差。”

皮定均如何跳出敌30万大军的包围圈呢?

在与敌军周旋中,他率部先是也跟着主力突围的方向一步步向西而去。

一天夜里,全旅到达了一个叫做刘家冲的地方。此地处两条公路的交叉口,没有关隘险峰,但树木茂盛。皮定均突然下令:“全旅停止行动,在这儿隐蔽。”

这是敌人的控制区,皮旅悄悄地隐藏在树木之中。追击之敌很快了撵上来了。疲乏的敌追兵做梦也没想到,皮旅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急匆匆地跑过,向西追去。天亮时,皮定均下令:“掉头东进。”

全旅就这样一夜之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呼啦啦地向东去了。

敌人追了一天多,竟不知皮旅到哪里去了。

当他们再一次找到皮旅的下落时,两军已相距了足足两天的路程。皮旅跳出了包围圈,大踏步地向东,以每昼夜100多公里的速度前进,向着华中苏皖解放区而去。

这样过去了13天。

敌人又在大别山的桐城、潜山、岳西,布好了一个半圆形的截击圈,卡在皮旅的前进方向上。

皮定均果断决定,立即渡过淠河。此时正逢汛期,天降大雨,河水暴涨。全旅上下克服困难,渡河成功。上岸后,前行二三十里。敌人从桐城赶来,全旅急转九十度,朝北直插毛坦厂,再急速北上,跳出大别山,又远走高飞了。

之后,全旅马不停蹄,在皖中平原上奔行五天五夜。突然,皮定均又下令举兵北上,越过张八岭,一夜前行60公里,在石门山遇上敌军,交火3小时,皮旅完全控制了通道,之后跨越铁路,进入了安全区。

全旅历经24天,转战1000余公里,在皮定均的率领下,终于成功地到达了苏皖解放区。

这一天是7月24日。

太险!领导暗示危急时刻可化装跑,但5000兵硬杀出了30万敌重围

华中军区首长说:“皮旅是从敌人堆子里打出来的,大喜,大喜。”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你们的奇迹,我一定要告诉全世界人民!”

若干年以后,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还记着皮旅,问皮定均:“你们中原突围时,留下来的同志也不多了吧?”

皮定均回答:“留下来的是不多了,我也是幸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