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顧慮、降低困惑,走好抗糖第一步

“我怎麼就得糖尿病了呢?我以後該怎麼辦呀?我的眼睛會不會瞎了呀?……”

一天,一位40多歲的女士一進衛教室的門就開始迫不及待的問。

消除顧慮、降低困惑,走好抗糖第一步

看到她的神情我就知道她是初發剛剛被確診為糖尿病的患者,我一如既往帶著微笑站起身將她迎到座位上,對她說:“先別急慢慢說”。坐下來後她的情緒稍稍緩和了一點,說:“大夫讓我來問問你我這剛得糖尿病應該注意什麼,你說我怎麼就得糖尿病了呢,這可咋整我還得上班吶……”說著說著我能明顯的感覺到她焦慮的情緒,但憑我的經驗她的這種情緒不單只是對糖尿病的不瞭解,似乎還有別的。

消除顧慮、降低困惑,走好抗糖第一步

於是我並沒有像對其他患者一樣直接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我得先了解一下她的顧慮,從她的生活開始聊起,上班時間上班環境,家庭孩子,生活環境是否接觸過糖尿病患者,原來,她是在食堂工作,所以飲食上比較隨意,上班時間也不一樣,孩子還小在上學家裡的事情基本都是靠她,最重要的是她來自農村,同村的姨婆婆就是因為糖尿病導致的眼底病變而失明的,所以她非常害怕自己發生同樣的事情。

消除顧慮、降低困惑,走好抗糖第一步

知道了問題的源頭我知道想讓她的血糖好就一定要調整好她的心態,告訴她糖尿病並不是那麼可怕,只要控制得當血糖平穩併發症也是可以控制的。因為她的工作原因,她的飲食不能做到那麼規律,因為早上起得早所以一天就吃4頓飯的時候比較多,而且往往到了飯時不能正常吃飯,為了不讓她有太多的心理負擔,所以我對她的生活形態沒有做太多改變,我就先讓她知道:藥物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從藥物作用機制,服用時間、量開始,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她表示為了降血糖她能記住吃藥。但是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監測血糖的問題,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她得了糖尿病她會覺得得糖尿病是一件特別見不得人的事情,在她的認知中他覺得只有好吃懶做的人才會得糖尿病,所以她特別不想讓別人知道。當我知道了她的這種想法之後,首先是跟她解釋並且說明白了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但是她還是堅持不想讓別人知道,跟醫生溝通之後將患者監測血糖的方案,由以前的三餐輪替隔日監測血糖,改成了一週測一天測7次的監測方法,患者表示可以接受。

消除顧慮、降低困惑,走好抗糖第一步

半月後在第一次回診的時候,患者特別開心,“我血糖現在可好了你看看”說著獻寶一樣把她的血糖記錄本拿給我看,我接過監測本認真的看起來,我驚奇的發現除了我們約定的血糖監測時間她還主動的監測了其他時間的,她說:“我看血糖挺好的我就可開心了我就有時間就想測測,聽你的,我把血糖控制好我就不得併發症了,我一定好好控制,大夫把我的藥量都減少了!”看到她的心理負擔和接受障礙減少了,我也很替她高興。於是我趁機說:“現在血糖好了,大夫把藥減少了吧,要不要再注意注意飲食讓血糖更好藥吃的更少一點呢?”“好呀,好呀,你快給我說說吃的我要注意什麼?”這次回診我給她說了些飲食的注意事項。她表示我一定盡力改變。

消除顧慮、降低困惑,走好抗糖第一步

經過半年的努力現在患者已經停用藥物血糖仍然很好,空腹血糖5-6.5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mmol/L左右,而且會定期回診定期複查。

對於初發糖尿病的患者我們更多的應該給與的不是太多的衛教知識點,更多的是對於心理的關注,給予她們相應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們對糖尿病可以更瞭解,從而減少她們對糖尿病的恐懼,讓患者減少心理負擔從而更輕鬆的控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