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魏國比秦國還猛,爲何吞併不了秦國?

Mr_陌陌


誠邀。




在我國春秋時期,晉國稱霸中原,而秦國不過是偏安西部而已。到了戰國時期,晉國一分為三,秦國還是在西部,因為秦國的東面有剛剛經歷變法的魏國。秦國剛開始屢屢遭到魏國攻打,可即使如此,魏國也沒有消滅秦國。這是為什麼呢?

秦國雖然屢次東出無果,但是東部諸侯想消滅秦國也是很難的。秦國起於關中平原,在地利上優勢明顯。

首先,秦國有山川之險阻;


秦國有函谷關、武關、蕭關和大散關四大要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尤其是函谷關,是秦國抵擋山東諸侯的天然屏障,中原諸侯對秦國的進攻基本被阻於函谷關下。 國之交鋒,就如拳手在拳臺上對壘,任何拳手都不能保證自己不被對手擊中,而在被對手重拳擊中的情況下,抗擊打能力就成了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對於一個國家亦或部族而言,其地勢是否險阻直接決定其防護能力的高低。

其次,關中沃野千里,為天下之糧倉,盛產糧食。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對於古代戰爭來說,糧食是保家衛國以及克敵制勝的基礎與前提。關中地區有利於耕耘,這對秦國來說,地處西垂之地,面對很多強有力的對手,不得不在農業上有所加強,秦國在農業上的優勢不是關東六國所具有的。


再次,秦國地處邊陲,與戎狄交界,民風彪悍;

民風彪悍不好的地方在於:看起來不那麼高雅亦或文縐縐;好處在於:民風質樸淳厚、驃悍尚武,沒有那些所謂文明國家的繁文縟節、虛頭巴腦、勾心鬥角。這樣的民風若是與智慧人士的陰謀策劃相結合,天下無敵也便指日可待。

關中地處西北邊陲,這樣的話,就會避免四面受敵的危險。雖然,秦國有戎狄之患,不過,戎狄雖然驍勇善戰,但其組織性較差並且和中原諸侯之間基本沒什麼聯繫。

最後,秦國國民團結,對外作戰精神可佩;


《秦風·無衣》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敵愾的戰歌,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其獨具矯健而爽朗的風格正是秦人愛國主義精神的反映;而“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則是愛國情懷的展現,秦人愛國團結,對外一致,這也是他們雖屢遭挫敗,卻沒有滅亡的原因。

由此可見:雖然戰國初期秦國屢次遭到魏國吊打,但是秦國並沒有被魏國消滅,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秦國的實力,民風,地利也有一定的影響。魏國與齊國爭霸失利後,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秦國,齊國相抗衡,這也給了秦國發展的機會。


源稚生


從三方面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魏國中原稱霸的戰略選擇。大家打開任何一副戰國時期的地圖便可以發現,魏國地處中原,西鄰秦國,東接齊國,北抵匈奴,南御楚國,中間又與韓趙兩國交織在一起,甚至領土,也是分為東西兩塊。可以說,魏國是佔據了中原腹地,底子厚,有發展的基礎。正是出於地理位置的考慮,魏國選擇中原優先,稱霸諸侯的戰略。出於這個選擇,魏國雖然對秦國一直持打壓態度,但卻沒有滅秦的舉動,當然,從實際上來講,魏國雖然經戰國初期的變法中一躍而成為頭號強國,但其國力還不足以支撐其在中原爭霸的同時,還開展滅秦之戰。這是戰略取捨問題。

戰國七雄

第二,戰國局勢的均衡一旦被打破,其後果可能導致魏國危局。當時的戰國,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諸國無一心,七國無獨強”。意思就是說,大家對眼下七國並立的局面很滿意,並沒有想要重新歸於一統的思想趨勢,而且七國之中,沒有哪一國實力絕對凌駕在其他列國之上,展開滅國大戰,這邊是戰國初期以及中期的一種政治上的均衡。憑當時魏國的實力,確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壓制秦國,甚至可以說,滅掉秦國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如此一來,魏國的領土便急劇擴大,幾乎佔據天下之半,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容忍的。而且,魏國滅秦,所付出的代價是無法估量的,軍隊調動,物資轉運,轉瞬之間,便會導致府庫空虛,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恢復的。一旦列國趁此機會圍攻魏國,魏國便有亡國之危。

魏國的特種兵——魏武卒

第三,魏國君臣的失誤,以及秦國抓住時機力圖發展。其實,在局勢還沒有明朗之前,魏國無需滅秦,而應該繼續貫徹弱秦戰略。意思就擺在那:你放心,我不會滅了你,但你也別做什麼大國夢,一心一意在西邊放馬就行了。無奈魏惠王即位後,為了鞏固霸權東征西戰,最後反而使自己的實力大大削弱,而秦國也趁此機會變法圖強,最終成為魏國的心腹大患,這個鍋,魏國的君臣得背。

魏惠王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魏國自李愧變法以來,又倚仗中原地勢,一夜崛起成為戰國強國,周圍國土人口勝於魏國者皆臣服於魏,而魏國也因此四處征伐,其中,西垂弱國秦便是魏國征伐的國家之一。

魏人知秦人窮苦,又生性好戰,所以魏人皆視秦人為豺狼虎豹,心生厭惡。所以連年和秦國征討河西之地。河西之地乃老秦人命脈之所在,秦人為求生存,拼死捍衛。直到秦獻公河西之戰時,魏國仍然未能從秦人手上得到河西之地,魏國仗著魏武卒曉勇四處征伐,百戰不殆,但唯獨對這個落魄的戰國小國家秦國無可奈何,究竟是何原因呢?

1、秦人勇猛

秦自子非護周天子遷都以來就居住在荒蕪的西部,惡劣的生活環境和世族鬥爭,強迫秦人必須有特有的生存能力和戰鬥力,特別是碰到魏國人,他們知道,如果河西之地失去,將有可能無法生存,所以,為了生存,他們只好奮勇拼殺。

2、崤函之固

秦在後來的東出之策中雖被崤函困擾,但在秦還很弱小之時,崤函還是為保護秦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3、君王能力偏頗

秦自孝公採用商鞅變法以來,開始強大,而強大的魏國自恃強大,君主昏庸之至,常常因為小小事情便耽誤軍政大事,久而久之秦魏兩國的差距就逐漸縮小。

4、魏國之憂

魏地處中原,四周皆是大國,如果派大軍征伐窮秦,他國來犯,定是首尾不能相顧,魏國還是有後顧之憂的,所以每次和秦人爭河西之地都只是小打小鬧,沒想到卻一步步促使了秦國的發展。






學於古今


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以下三點:

四戰之地 四處征伐

魏、韓兩國,身處亂世又為四戰之地,被環伺雄視之中,在先天地理條件和天下格局上就時刻處於征伐或被征伐的態勢。這種先天條件,就註定魏國君臣必須要比群雄更加努力,在軍政、外交等重大國策中,必須時刻保持正確和謹慎,且臣民奮進、將士用命,才能保住生存空間,稍有懈怠或疲軟則災禍必至,這就是四戰之地的客觀必然。

然而,魏國自己認識不到四戰之地的危局,更看不到群雄對於作福作威的魏國,一直都存有取而代之、除而後快的野心,只是迫於壓力暫時臣服!後來的事實證明魏國確實廟堂昏暗,腐朽無能、昏招迭出,與其說夾縫中生存,無異於刀尖上跳舞。

混沌狹隘 急功近利

在戰國初期,魏國在李悝、吳起等大才的調教下國力與日俱增一度稱霸中原、無出其右者。魏國國力達到頂峰之時迎來了魏惠王上場,此君昏庸無能卻又剛愎自用,其堅持認為齊國才是魏國頭號大敵。在趙國趁機吞併原屬魏國的中山國後怒而發兵,由此引發著名桂陵、馬陵道連續兩場慘敗,霸權基石被徹底動搖了!

這一切都反應出魏國身處四戰之地又目無章法四處征伐、重刀兵而輕邦交,正是魏國大忌!沒有一個清晰、長遠的戰略前瞻性國策,不忌唇齒依存、貪小利而忘大義,典型的無的放矢自毀城牆。這種混沌狹隘的戰略意識和急功近利的戰略眼光,白白消耗了百餘年霸權積累!

揮刀自宮 鮮血外輸

在戰國第二輪變法浪潮湧起的關鍵時刻,宗族為各自利益相互排斥、打壓,遇上昏庸又剛愎自用的君王,只能使朝堂昏暗、風氣不正,一些難得的當世大才看不到政治希望而出走他國,此無異於資敵!

孫臏、商鞅、吳起、張儀、甘茂、范雎、尉繚子、公孫衍、魏章等等,哪一個不是當世難得的大才?卻大數去了秦國!就連信陵君魏無忌也不得不外逃趙國,這些不值得魏國反省麼?而極具諷刺的是,這些流失到秦國的人才都被秦王委以重任,反過來又打的魏國滿地找牙。亂世戰國之爭,究其根本是人才的競爭,魏國大量人才流失,無異於揮刀自宮!

而當時的秦國,國力雖然窮弱,但歷來善戰且不懼生死,在魏國威逼下時刻面臨生死存亡,秦國這個“麵糰”也因魏國這個外力而被打的愈來愈緊、愈來愈硬。魏國焦點一直鎖定中原而給了秦國喘息之機,也正是這個難得的喘息之機讓秦國完成了商鞅變法而涅槃重生,等魏國醒悟過來時卻早已時過境遷了。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大相無形


第一,魏國在猛也還沒有強大到能憑一國之力滅別的國家……其二:東方其他國家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不會做事不理任由你一家獨大。其三:是方針(遷都大梁),魏國不會去啃一塊不毛之地而放棄中原肥沃之地。(商鞅變法之後秦地沃野千里那是後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