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梁氏家族歷經一百三十餘年,先後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數世盛衰沉浮,被稱之為東漢第一家族。梁統則是為家族奠定這一基礎的重要人物,他是東漢朝平定全國的大功臣,正是從他這一代開始,梁氏家族開始步入東漢的上層。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梁統,字仲寧,東漢安定郡烏氏縣(今寧夏固原東南)人,生卒年月不詳,大約生活於西漢末年和東漢初年。他的祖父是當時有名的大富豪,家族在西北地區很有影響力。

公元24年(更始二年),梁統開始在朝廷任職,他先被任命為中郎將,後又任酒泉太守。王莽篡漢天下大亂,梁統與竇融、庫鈞、史苞等人據境自保,大家推舉梁統為首領,他舉出秦末陳嬰因為老母親在世的理由,強力避免手下讓其稱王的提議。在那個時代,一旦稱王之後就難有退路。最後他和竇融一個擔任武威太守,一個擔任大將軍,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軍事勢力。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劉秀派遣使者聯絡河西勢力,不久,竇融、梁統也派遣使者前往洛陽,表示願意歸順東漢政府,光武帝任命竇融為河西牧,梁統為宣德將軍。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御駕親征,至高平第一城,竇融、梁統率領河西五郡及羌、月氏等兵騎數萬東進,配合漢軍攻打隗囂勢力。兩年後,隗囂勢力滅亡,隴古安定,光武帝論功行賞,封梁統為成義侯。四年後,又改封高山侯,拜太中大夫,任九江太守。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梁統性格剛毅又喜好法律,早在任武威太守時,就重用清廉官吏,把地方治理得安定富裕。他調到朝廷擔任京官以後,仍然多次上書皇帝,闡明重刑法的必要性。他總結前漢的歷史教訓後認為:漢高祖至漢宣帝,之所以能實現民富國強,其原因就是法制較為完備。漢哀帝以後,因為朝綱廢弛,國法不嚴,官吏貪汙侵民,結果造成國衰民窮。東漢初期全國許多地方仍很混亂,一些地方官和武人仍不同程度割據稱雄,魚肉百姓,民不聊生。所以他主張亂世施重典,以儘快穩定全國的局勢,恢復經濟,給人民以休養生息。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但是梁統的主張受到多數大臣的反對,反對者認為“隆刑峻法,非明主急務”。反對派們還聯合起來把梁統排擠出朝廷,調到九江郡(今安徽定遠西北)任太守,改封陵鄉侯。在新任內,梁統仍然堅持實施法治,很見成效,受到老百姓的擁護。最後,梁統病死任上。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雖然梁統在民間的名聲很好,但漢光武帝並不十分寵信他。東漢初年,法制不完備,對違法亂紀者的懲罰不太嚴厲,梁統因此提出加大處罰力度的建議,指出寬待犯罪就是縱容犯罪,但是他的言論還是沒有得到重視。三公九卿沒有辦法說他的提議不對,於是便說他的提議並不很急迫,又說法律是長久的事情,不能輕易改動,很簡單地否決了梁統的提案。後來梁統又提出了嚴刑竣法的問題,這次他的奏摺寫得更精彩,不過送給皇帝以後,便再也沒有了下文。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他在政治上不得意,提議的事情大抵沒有結果,失意之下,他開始了長遠的佈局。梁統有四個兒子,他到朝廷任職時,把兒子拉進了中央政府,他的大公子梁松是運氣比較好的一個,娶了劉秀的女兒舞陰長公主,因此輕易地做到了虎賁中郎。梁統的次子梁竦,自負其才,很想封侯,瞧不起州郡官職。後來他的女兒做了貴人,生下了和帝。梁氏家族開始由開國功臣向漢朝一向專權的外戚轉變。

這個家族有7人封侯,3個皇后,6個貴人,2個大將軍,全是這人功勞

​梁統之時,梁氏家族行事較謹慎;到了他的子孫,尤其是梁冀時,因為專權奢侈,在東漢上演了無數千奇百怪的腐敗故事。因漢質帝說了他一句“跋扈將軍”,他便謀殺了質帝。後來,梁氏家族被漢桓帝誅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