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爲……

在即墨通濟街道辛家莊村一處廠房角落有一個約30平方的屋子,裡面或掛或擺著百餘個大小長短不一、形態各異的葫蘆,甚至有不少烙了字畫,老虎、孔雀、金魚、蓮蓬、駿馬、狗狗、金雞、葡萄......栩栩如生、韻味十足。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葫蘆的女主人叫辛玲玲,土生土長的即墨區通濟街道辛家莊村人,生於1977年,個子不高、體態頗有些豐腴、彩色蘑菇髮型。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建材老闆傾心烙葫蘆,兩年烙300餘個

她一定是工藝美術師!

不!她在長江二路經營著兩個建材類店鋪!

她上過專業學校或者學過美術?

不,她中學畢業後便在父輩影響下做生意,先後經營服裝、布料、建材生意,全跟藝術無關。

辛玲玲開始烙畫是兩年前的事兒,純粹是由“無聊”中生來的愛好。

那時,她每天呆在店鋪裡等待顧客光臨,沒顧客時,一個人極為無聊。一次偶然機會,朋友送給她一個小葫蘆,她在把玩消磨時光過程中,萌出在上面做點文章的想法。

幾天後,她從朋友那裡借來焊工烙鐵,又四處尋些貫見的葫蘆,先用鉛筆在葫蘆上畫要烙內容的輪廓,然後鼓搗著烙起來。她的興趣在烙畫過程中得到激發。為此,她從網上購買了專門的烙畫烙鐵。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雖然以打發時光為目,但架不住久而久之,時時琢磨,反覆操練。兩年來,她先後烙了近300個各式字畫的葫蘆。一傳十,十傳百,屢屢有知情者要買她的葫蘆,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

購葫蘆已花費10萬餘元,夢想有朝一日開店

烙葫蘆自然需要原材料——葫蘆,她試著自己種葫蘆,但無論形狀還是刮皮效果都不中意。

四處打聽,得知聊城有個葫蘆市場,花樣繁多,形態各異。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的葫蘆們,一路顛簸而來,與這個新主人因緣際會,並以令人豔羨的姿態和模樣優雅而閃亮地綻放在世人面前。因為它們,這個女主人已經耗費了超過10萬元。 如今烙葫蘆已成為她欲罷不能的愛好了。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你會不會把這種愛好變成生意?”

“我的夢想是開一個店,以烙畫作為業餘消遣方式,與這些葫蘆為伴,讓輕鬆的藝術氛圍滋潤我的生活,這應該是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不遠,就在眼前......”

即墨一女老闆“不務正業”,兩年花10萬元只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