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在即墨通济街道辛家庄村一处厂房角落有一个约30平方的屋子,里面或挂或摆着百余个大小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葫芦,甚至有不少烙了字画,老虎、孔雀、金鱼、莲蓬、骏马、狗狗、金鸡、葡萄......栩栩如生、韵味十足。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葫芦的女主人叫辛玲玲,土生土长的即墨区通济街道辛家庄村人,生于1977年,个子不高、体态颇有些丰腴、彩色蘑菇发型。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建材老板倾心烙葫芦,两年烙300余个

她一定是工艺美术师!

不!她在长江二路经营着两个建材类店铺!

她上过专业学校或者学过美术?

不,她中学毕业后便在父辈影响下做生意,先后经营服装、布料、建材生意,全跟艺术无关。

辛玲玲开始烙画是两年前的事儿,纯粹是由“无聊”中生来的爱好。

那时,她每天呆在店铺里等待顾客光临,没顾客时,一个人极为无聊。一次偶然机会,朋友送给她一个小葫芦,她在把玩消磨时光过程中,萌出在上面做点文章的想法。

几天后,她从朋友那里借来焊工烙铁,又四处寻些贯见的葫芦,先用铅笔在葫芦上画要烙内容的轮廓,然后鼓捣着烙起来。她的兴趣在烙画过程中得到激发。为此,她从网上购买了专门的烙画烙铁。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虽然以打发时光为目,但架不住久而久之,时时琢磨,反复操练。两年来,她先后烙了近300个各式字画的葫芦。一传十,十传百,屡屡有知情者要买她的葫芦,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购葫芦已花费10万余元,梦想有朝一日开店

烙葫芦自然需要原材料——葫芦,她试着自己种葫芦,但无论形状还是刮皮效果都不中意。

四处打听,得知聊城有个葫芦市场,花样繁多,形态各异。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葫芦们,一路颠簸而来,与这个新主人因缘际会,并以令人艳羡的姿态和模样优雅而闪亮地绽放在世人面前。因为它们,这个女主人已经耗费了超过10万元。 如今烙葫芦已成为她欲罢不能的爱好了。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你会不会把这种爱好变成生意?”

“我的梦想是开一个店,以烙画作为业余消遣方式,与这些葫芦为伴,让轻松的艺术氛围滋润我的生活,这应该是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不远,就在眼前......”

即墨一女老板“不务正业”,两年花10万元只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