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清同治十年(1871),由容閎倡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飽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欺凌的清政府,作出了一個堪稱“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的決定:派遣幼童留美,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從1872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出一批幼童赴美留學,每批三十人,四批共一百二十人,經費由政府發給。這四批幼童出洋時的平均年齡只有十二歲,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位於珠海的容閎故居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1872年第一批赴美留學幼童留影。


留美幼童以驚人的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成為他們就讀的各個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他們接受西方教育,反對中國傳統封建禮教,崇尚自由、民主,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視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計劃中途夭折,幼童被召回國。這些留美幼童後來分散到政界、軍界、實業界、知識界等各個領域,成為影響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關鍵人物,如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民初國務總理唐紹儀、清末交通總長梁敦彥等,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詹天佑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蔡紹基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唐國安(左八)和首批庚款留美學生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前排右二正襟危坐者為袁世凱,前排右四是清朝同袁駐朝鮮的唐紹儀。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1936年,留美幼童最後一次聚會,後排中間是梁敦彥。

在清政府派遣的四批留美幼童中有三位是潮汕人,分別是第一批中的黃開甲、曾篤恭和第二批的曾溥。黃開甲(1860—1906),原籍廣東潮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始劃歸嘉應州。其父黃嶽川時任潮海關(現汕頭海關)通譯,居住鮀江,為汕頭人。1872年,黃開甲被選為第一批赴美幼童,時年僅十三歲,在美國先就讀康州哈特福德西部中學和哈特福德公立高中,後就讀於耶魯大學。可惜不久因清廷守舊派的阻撓,被召回國,成為耶魯大學的肄業生。回國後,他先後充任清末洋務大臣盛宣懷秘書、輪船招商局經理、電報局總辦,又助容閎譯《銀行法》。在美留學期間,黃開甲曾經參加過1876年美國費城百年博覽會,於1904年隨溥倫貝子訪美,任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副監督,直接主持開館和展覽事宜。日俄戰爭後,黃開甲作為中國代表之一,出席“波特蘭和平會議”,返國途中不幸病故於日本。

曾篤恭和曾溥的事蹟,《高伯雨隨筆》和《廣東文史資料(48)》僅列有廖廖數語:“曾篤恭,廣東海陽縣,第一批赴美幼童,時十六歲;曾溥,廣東潮陽縣,第二批赴美幼童,自幼習洋文,赴美時年齡不知。”《潮州志》、《潮汕大百科全書》和《潮州市志》等知名潮汕文獻也沒有這兩人的傳記記載。最近筆者據錢鋼、胡勁草著《大清留美幼童記》、英文版《中國留美幼童聯絡網》、馬幼垣所撰的北洋海軍成軍120週年研討會論文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路康樂的研究心得等有關材料綜合整理,發現曾溥和曾篤恭是兄弟關係,即曾溥是兄,曾篤恭是弟,下面對兩人事蹟作一番簡述。

要說曾溥和曾篤恭兄弟兩人事蹟,有必要先談其父。其父曾蘭生(有誤譯為曾來順),本名恆忠。曾蘭生約在1826年前後生於新加坡,父務農,祖籍廣東潮州,母為馬來人,故蘭生幼時能聽懂一些潮州話,但家中說的是馬來話。雙親早亡後,他在美國領事館當侍應,在那認識了美國傳教士,使之得以入讀教會學校。1843年,他從新加坡前往美國就讀,1846年留學於漢密爾頓大學,比容閎就讀耶魯大學早四年,惜兩年後因資用不繼而輟學,不然首名自美國大學畢業的華人學生應當是他而非容閎了。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曾篤恭與其他留美幼童的合照


1848年,曾蘭生回國後,在香港、廣州等地工作。七年後,曾蘭生辭職往上海營商,曾溥和曾篤恭先後於1854年和1856年在上海出生。

1866年底,曾蘭生受聘前往新成立的福州船政任職,教授英語。1872年5月,他接受委派前往上海,為首批幼童赴美前出洋肄業局設立的準備學校教授英文。曾溥和曾篤恭因自幼在家中用英語交談,英文基礎較好,也一同任教。由於父子三人教得實在嚴厲,幼童中有人指曾蘭生為“撤旦”,喻父子三人為“三惡魔”。待到首批學生名單出爐,曾蘭生時年十六歲的次子曾篤恭也在其中,成為首批留美幼童中年齡最大者。其長子曾溥當時也跟隨第一批幼童前往,他在美國讀書時亦領清政府資助,後被選入第二批幼童的名單,因年紀過大,故第二批留美幼童只有他不註明赴美時年齡,也把其籍貫廣東海陽誤記為廣東潮陽。這樣,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國時,領導階層(正委員陳蘭彬、副委員容閎、翻譯曾蘭生,和兩名中文教習)各人都是單身前往,唯獨曾蘭生是整家隨行(妻子,三子三女都在其列)。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初抵加州時出洋局官員合照,右一為曾蘭生,中間是陳蘭彬。


曾篤恭在美國先後就讀埃爾姆街文法學校、斯普林菲爾德高中、斯普林菲爾德學院。1875年進入耶魯大學就學,1877年被清廷提前召回,被迫輟學,沒有畢業。回國後,曾篤恭先任職於上海《北華日報》、《字林西報》編輯,後在南京政府外事局工作,晚年在鐵路局工作,任津浦鐵路秘書和株萍鐵路局長。1905年曾篤恭還擔任耶魯大學中國校友會副會長,幫助編譯校友會目錄。1916年11月逝於天津。

這些潮汕人你應該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學生


部分留美幼童於1881年被召回國前的合影


曾溥,1874年9月以優異成績通過入學考試,進入耶魯大學謝菲爾德科學學院學習土木工程專業。1875年被清廷提前召回,後繼續回耶魯大學就讀,並於1877年畢業,是120名幼童中第一位畢業於耶魯大學並取得學位的學生。畢業後,曾溥又花了一年半時間在德國弗萊堡學習採礦業研究生課程。回國後,成為礦業工程師。1889年12月7日到香港出差時,突然暴斃身亡。由於曾溥留學美國時,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將自己的長辮子剪掉,留著一頭西式的髮型,回國後,清政府當局對此相當反感,因此刻意抹滅他的生平,致其為人知者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