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伙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爲如何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農民工進城打工,進而想在城裡居住並生活,這幾乎是每個農村人的想法。但進城後如何發展,按照其中已經成功入住城市的人員來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子。小編慢慢寫出來,發佈後請大家,特別是農民工兄弟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農民工小李,如今34、5歲,已在廊坊等地擁有多套住房,這完全是自己勤勞苦幹加巧幹、汗水加聰明智慧的結果。

小李是東北黑龍江那嘎達的,因為念書不成,10多歲便隨爺爺奶奶、父親母親來到廊坊投靠親戚,然後就到一處城鄉結合部贊住,親戚也無力幫助他們,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家人年齡大,沒法打工,小李便外出找活幹,因為年紀小,別人叫他“小不點”,也沒人要他幹活。他就找了個人學配鑰匙,進而學修自行車,由於“小不點”比較容易記,他乾醋把他的小攤起名叫“小不點”修車攤、修鎖攤,他為人熱情,技術好,顧客也比較多,再加上後來修手機等等,掙了些錢,除了維持一家人生計外,還有些餘錢,並抓住時機,開了一家不大的超市,跟上當時春晚趙本山的小品節目“不差錢”,乾脆就叫“不差錢”超市,菸酒糖茶、日用品、水果什麼都賣,此外還開著水果攤,掙錢越來越多。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當地一家賣菜的老人,看他頭腦活絡,勤勞肯幹,就找人把自己的女兒介紹並嫁給了小李。這樣以來,他在當地更有了歸屬感,全家人努力掙錢,生活越來越好。

後來,他把眼光放在了市區,去那裡打工人口最多的富士康開起了飯館,生意異常火爆,一段時間內積累起了財富,就瞅準機會買了房子,那時候房子還不貴,他又買了一套,如今也不知道手裡到底有幾套房子。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小李的路子是從城鄉結合部開始,從小生意逐步做起,勤勞肯幹,最主要是肯學,他開飯館時,花錢學了一些名吃的手藝,再加上也有一定的頭腦,能跟著時代走,頭腦變化塊,比如廊坊離北京近,他的很多商品都到北京去進,生意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紅火。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雖然小李的發展比起大老闆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文化不高、少小離家的農村孩子來說,也算實現了進城的生活,併購房買車,安居了下來,日子也過得蠻好。這對於廣大進城打工農民工來說,也許有些參考價值。

農村小夥進城修自行車,如今有房有車,進城打工的農民工以為如何

(圖文無關)

他的經歷與你相似嗎?你可以效仿嗎?請積極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