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的「弄堂」二字,你真的會讀嗎?


弄堂,即小巷,上海人對里弄的稱呼,是上海和江浙地區特有的民居形式。大多數人都將“弄堂“讀作“nong tang”,其實“弄”字在這裡讀作“long”,四聲。

據記載,由於19世紀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國運動進入江南一帶,前後三次進軍上海,江浙一帶的地主、鄉紳、富商、官僚紛紛湧入租界尋求庇護,極大地刺激了租界內房地產經營活動。租界當局在指定的地塊上興建了大批簡易木板出租房,便是後來上海弄堂的雛形。之後這種簡易木板房屋因易燃不安全而被租界當局所取締,被一種新形的住宅——石庫門裡弄所代替,從此,弄堂住宅開始登上上海的歷史舞臺

時至今日,上海市區內尚未拆遷的弄堂主要分佈在黃浦、閘北、虹口、楊浦等區域。不同於北京胡同在規劃上的整齊劃一,上海的弄堂是由上百個單元組成的石庫門一排排緊密地聯體而立,組成一個龐大的房屋群體。老城廂裡的道路錯綜複雜,有的窄到只能允許兩輛腳踏車並排通行,有的卻又寬敞得容得下幾個大孩子在裡面踢起足球。


弄堂作為上海的“城市記憶”,與上海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組合成一片如蜘蛛網般的區域,不熟悉的人往往走著走著便迷失了東南西北。

它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記錄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歡聲笑語。在弄堂里長大的年輕人們即便離開了父母,搬進了新居,依舊會回來穿梭於弄堂之中,尋找那些兒時美好的回憶、感受鄰里之間的那份純真而又濃厚的人情味。

在謝家亮的鏡頭裡,光暗道窄的廚房間中做飯的阿婆,曬太陽的爺叔,奔跑嬉戲的孩子,樸實無華的土產雜貨店,毛皮光亮的狸貓,縱橫交錯的電線……無不散發出生活的氣息,市井的味道,而正是這樣的氣息和味道,才讓上海更有世俗應有的溫度。(2016年,閘北區山西北路一宅內-謝家亮 攝)


伴隨著上海城市的高速發展,這座大都市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矗立起一片又一片冰冷的鋼筋水泥森林,而曾經作為上海標誌的弄堂在挖掘機的轟鳴聲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設想一下,如果只有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只有寫字間的西裝革履電話鍵盤,城市就會缺少人情味和生活味,只是冰冷鋒利的外殼,而只有謝家亮所捕捉到的這種市井的生活化的存在填充其中,城市才真正變得鮮活可親。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於那些日漸衰老甚至消失的老房子老弄堂老街道,總是會流露出感傷情緒,人們懷念的不是弄堂的逼仄陰暗擁擠潮溼,而是懷念舊的時光以及煙火氣息的生活,懷念感情篤厚的弄堂鄰居,懷念悠閒緩慢的生活節奏。

《長恨歌》中說,上海弄堂的感動來自於最為日常的情景,這感動不是雲水激盪的,而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是有煙火人氣的感動。

那一條條一排排的里巷,流動著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東西,東西不是什麼大東西,但瑣瑣細細,聚沙也能成塔的。

2014年,虹口區榆林路-謝家亮 攝

2014年,黃浦區松雪街-謝家亮 攝

2014年上海市黃浦區北京東路-謝家亮 攝

2015年上海市閘北區安慶路-謝家亮 攝

2014年上海市黃浦區拆遷中的董家渡路-謝家亮 攝

2016年上海市黃浦區董家渡路-謝家亮 攝

2016年上海市黃浦區黃家路-謝家亮 攝

2017年上海市黃浦區老西門一宅內-謝家亮 攝

2017年上海市黃浦區夢花街一宅內-謝家亮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