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召喚——廈門自貿片區巡禮

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人類創新史。

——題記

廈門,一座用水築起圍牆的南中國美麗城市。

天為華蓋,島為城基,水為裙裾。晨曦夕霞,水天一色,白鷺鳴飛,舟船歸港。翩躚一羽,多了些海客談瀛洲的杳渺和神秘。

作為首批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廈門一直處於改革開放最前沿。

人們永遠記住了這一組彌足珍貴的歷史鏡頭:1984年2月8日,“鷺江號”承載著歷史的重託,犁開廈鼓海峽一簇如雪的浪花;遊艇上,風塵僕僕剛從深圳、珠海特區一路視察前來的80高齡的鄧小平,正邊聽彙報邊站起身來辨認著地圖上的地名方位。在這裡,鄧小平對陪同視察的福建省委書記項南說,廈門可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偉人的囑託猶若在耳……

2015年4月2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廈門歷史性的又一飛躍,為廈門改革創新注入新動力。

“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2017年9月3日,廈門。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盛讚這座城市,“今天的廈門已經發展成一座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新經濟新產業快速發展,貿易投資並駕齊驅,海運、陸運、空運通達五洲。今天的廈門也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廈門這座城市的成功實踐,折射著13億多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鬥史。”

風從大海來,潮湧白鷺飛。

40年,風雨兼程,廈門依海而生,向海而興。

40年,滄桑鉅變,廈門因改革騰飛,隨開放繁華。

一路走來,廈門的改革開放之路,猶如鼓浪嶼上矗立著的鄭成功雕像,無論風吹浪打,都始終銘記著祖國統一的使命和擔當。

一路走來,廈門的繁榮興盛之路,猶如海水潮湧的鼓浪嶼之波,縱然百音鳴惑,也都始終彈奏著自主發展的主旋律闊步前行。

從2.5平方公里到131平方公里,從湖裡到全島,從經濟特區到自由貿易片區,一步一痕,一階一跡,廈門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以廈門自由貿易片區為引擎,紮紮實實地走好廈門改革開放的創新之路。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走過不惑之年,廈門已是舊貌換新顏。廈門自貿片區轉瞬三年,它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發合作新高地。

據統計,自掛牌以來,廈門自貿片區共推出343項創新舉措,其中全國首創制度舉措49項,包括政府職能轉變8項,事中事後監管1項,法治化環境建設2項,投資便利化5項,貿易便利化25項,對臺交流合作8項。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引鳳求凰”。三年實踐,經第三方評估,廈門營商環境排名從2014年廈門片區掛牌前的全球61位,提升至2017年的全球38位。

創新實施2015、2017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打通60餘項外資准入障礙,外資企業由不足500家增加至2059家、增長4倍,實際利用外資由2015年1.6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3億美元、增長超2倍,接受“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較掛牌前增長1233家、註冊資本252.73億元。

掛牌起至2018年3月,廈門自貿片區累計新增企業3.49萬家,註冊資本近5559.58億元,其中新增外資企業2059家,註冊資本987.26億元,合同利用外資730.03億元。

跨境電商、平行進口汽車、進口商品展示交易等業態從無到有、逐步壯大。構建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發揮政策引導,探索直購進口、9610一般出口等特色業務,年進出口量已突破4000萬件。明確5家平行進口汽車試點,藉助整車口岸,2017年銷售量較2015年增長3倍,僅2018年1至3月即完成自主開證1164輛、金額8323.6萬美元。推動建設風信子、山姆會員店等一批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片區年均進出口規模保持在1400億元以上,佔全市總量1/4,年均增長率20%以上。服裝鞋帽、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礦產品等為主要大宗進出口商品。

廈門自貿片區相關領導作為籌備者、見證者和踐行者,直接目睹它從無到有、從孕育到降生再到成長的全過程。談及自貿片區1000多個日夜成長經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就是“持續”。

廈門市主要領導成立自貿領導小組,整體協調各方工作,先後召開了15次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舉全市之力建設自貿區。

廈門市相關領導掛帥自貿委主任,持續推動改革創新。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企業設立全程電子化,率先全國實行稅控發票網上申領;進口酒檢驗檢疫快速通關,助力廈門躍升為酒類進口前五港口;建成全國參與部門最多、功能服務最多、服務企業最多、運行效果最好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助力通關便利化。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業跨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廈門自貿片區緊緊抓牢大有可為的歷史時期,為全面深化改革而呼,為全面擴大開放而鼓。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風險防範為底線,以投資、貿易、航運、金融、稅收、法治、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為重點,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溯源而觀,廈門從來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成為經濟特區,這就是創新。鄧小平為廈門經濟特區題詞:“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這個藍圖如何繪製下去?更需要持續創新。

廈門——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眷戀的城市,是他踏上閩地工作的第一站。

總書記為這片承擔著黨和國家使命的改革開放先行的城市,灑下了智慧的汗水,植下了遠方的目標,繪製了戰略藍圖。他親自主持編制的《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毫無疑問是高屋建瓴的決策指南,是廈門發展戰略的歷史性突破。它指明廈門今後發展的戰略步驟:第一步是實施保稅政策,建保稅區;第二步是把保稅區擴大到全島,擴大其功能轉化為自由貿易區,實施自由貿易區的政策;第三步是有限度地全島放開的自由港,實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21世紀已經走到第二個十年年尾,廈門自由貿易片區實踐也已三載。當下43.78平方公里自由貿易片區,又肩負起特區創辦之初2.5平方公里的探索發展重任。

使命就是擔當,探索就是責任。

廈門自由貿易片區,以制度創新破局。制度既是政府的信用,也是發展的保障。制度是一把雙刃劍,用好可活力四射,用死則固步自封。

千頭萬緒也有一定之規,廈門自貿片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從市場準入領域審批制度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入手,切中肯綮,打開制度活力與市場活力銜接的腸梗阻。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市場準入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出臺頒佈,極大地激活片區市場的這池春水。

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

廈門誕於海中,水陌縱橫。島內錯落別緻,環山疊翠。水賦予廈門柔美,山賦予廈門剛毅。

廈門自貿片區承擔著廈門改革創新高地和推動廈門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功能。

僅2017年一年,廈門自貿片區地區生產總值589.59億元,比增11.9%;進出口貿易總額1598億元,比增20.7%;稅收總收入91.93億元,比增16.3%,其中存量企業稅收貢獻率高達73.9%,新增企業稅收貢獻率從2015年的6.2%升至26.1%。片區形成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航運物流、國際貿易、高端製造、金融服務、創新創業等七大產業。

開放,是廈門自貿片區的胸懷;平臺,是廈門自貿片區的支點。

廈門自貿片區發展以創新集成為途徑,通過“保稅+”“金融+”“互聯網+”“會展+”的創新方式建設16個平臺,其中跨境電商平臺、國際航運中心平臺、融資租賃平臺、進口酒平臺、青創基地平臺、汽車整車進口平臺、機電設備平臺、航空維修平臺已取得顯著成效。

走進廈門自貿片區象嶼跨境電商產業園,白色的兩棟樓房,承載了多少創業人的夢想。有夢想不落地,那是幻想。廈門自貿片區以“一區多園”,圍繞平臺構建上下游產業服務生態,建設線上“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出口品牌營銷平臺,線下象嶼、郵政EMS、海滄三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平臺,構建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2017年,跨境電商進出口4799.06萬件,貨值7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0%,其中對臺海運郵快件實現1500標準箱、共467.84萬件,同比增長401.67%。

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再次強調:“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開放,是大海對廈門的召喚;敢闖敢試,始終激勵著廈門自貿片區砥礪前行。

廈門,在開放中發展起來;今日廈門自貿片區,更要在總書記號召聲中繼續擴大開放,勇於爭先。

試不是亂試,是在一定基礎上的試;闖不是瞎闖,是有的放矢的闖。

從總書記當年親自參與組建的廈門航空公司到今日全球一站式“廈門航空維修工業園區”,時間過往吹拂掉幾代人的辛勤汗水,今日一架又一架起降的飛機凝結著維修的智慧和殷切的囑託。

2015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波音公司登上交付給廈航的波音787“夢想飛機”時,深情地回憶起參與廈航組建的難忘的歲月。

1994年,佔地1.64平方公里,“灘塗上崛起”的航空工業區,是廈門市在全國首個建立的以民航維修為專業的工業區。時至今日,共有航空維修企業14家,初步形成以飛機結構大修為龍頭,以發動機、航空電氣及其他飛機零部件維修、製造和航空技術培訓為輔助的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2016年實現產值121.1億元,比增24.8%,2017年實現產值132.6億元,比增9.14%,約佔國內航空維修產值的1/4。

成就,往往伴隨著一串串引人注目的數字。只有經歷其間奧妙的人,才能感悟一路走來的艱辛。

飛機維修業,時間就是生命。如何讓來自全球各地的航材快速通關、又好又快地維修,提升廈門航空維修市場競爭力,這是擺在廈門自貿片區面前的一個難題,也是必須要跨越破解的難題。

通關時間是病症所在。傳統的監管方式是在飛機進境以後,才會根據檢測情況確認所需維修航材。找到病源,就要對症下藥。

片區管委會牽頭,在市委統一協調海關、國稅等多個部門協同配合下,廈門海關為企業量身定製“修理物品+保稅倉庫”的模式,提前將可能用到的維修航材儲備在專用的保稅倉庫中,需要時可直接從倉庫中領取。

目前,9家航材保稅倉庫先後被批准設立,儲備各類航材11萬種、900餘萬件,基本可滿足飛機維修的日常需求,實現飛機隨到隨修。

血脈一通,航空維修業活力大增。

2016年航空維修業成為廈門自貿片區首個百億產業。同年7月,制訂中國(廈門)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建設《工作方案》,提出構建與航空維修業特點和創新發展相適應的國際化、市場化的創新發展模式:即第一階段(2016年—2017年)重點創新航空維修監管制度,到2017年實現產業年總產值130億元;第二階段(2018年—2020年)重點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產業集聚地,到2020年實現產業年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延伸產業鏈預計可達500億,未來將打造航空千億產業鏈。

方向明,政策保障則是重中之重。

在中央改革辦和有關部委的支持下,廈門航空保稅維修政策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航空保稅維修試點政策正式獲批。這極大程度緩解了有關海關事務擔保企業的資金壓力,有利於企業延長產業鏈,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同年5月,廈門海關正式啟動保稅航空維修改革試點,選取廈門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進行試點。在積極爭取下,一項惠及全行業的稅率政策,液壓作動器和推力球軸承兩項航材關稅稅率由原來的14%和8%統一降至1%。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廈門航空業正是按照總書記當年的囑託,一步一個腳印地紮紮實實地走過來,用驕人成績註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長卷,用青春汗水踐行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新起點,順勢而為,乘勢而行

開放,是廈門的大勢;便捷,是國際貿易的根本。

廈門一直隨著歷史發展奔跑,順著時代大潮前行。經濟特區,讓廈門走在發展前列。自由貿易試驗區,又讓廈門的產業結構再升級。

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廈門自貿片區推進供給側改革、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口岸城市對外貿易、航運物流軟環境的重要體現,其功能指標直接影響該口岸城市的營商環境。

自2015年4月21日正式運行以來,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次又一次地破繭重生,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相繼推出1.0版本和2.0版本。邊改邊幹,邊幹邊提高,邊提高邊擴容,通過不斷歸整,上線68項應用系統,形成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港口物流、關檢“三互”合作、政務服務、金融服務等九大服務功能,船舶進出口岸、跨境電商、一般貨物報關報檢、港區貨物進出和轉關貨物等口岸主要通關業務均通過該平臺實現“一個窗口、一次申報、一次辦結”。

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2015年12月被商務部評定為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之一,是海關總署全國口岸“互聯網+自主報關”首個試點,被原國家質檢總局向全系統複製推廣,國家口岸辦稱之為“廈門模式”。

廈門自貿片區突出對臺優勢,以金融領域破題,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著力打造成為海峽兩岸最密切的金融合作先行區,著力打造兩岸貨幣合作平臺、兩岸投資融資平臺和兩岸金融機構聚集平臺。

繼廈門銀行引入臺灣富邦金控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後,臺灣第一銀行廈門分行、圓信永豐證券投資基金公司、富邦財產保險公司、君龍人壽保險公司等企業投資紛紛入駐廈門。

以廈門自貿片區為平臺,積極促進兩岸青年交流,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和雲創智谷有300多位臺灣青年加入進來。今年年初,廈門自貿片區(雲創智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正式掛牌啟動,這是福建省內首個在自貿試驗區內探索設立的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按照“區內註冊、海內外經營”的模式,通過面向海外人才提供離岸創新創業服務資源,全力打造成集引才引智、創業孵化、技術轉移、專業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化綜合性創新創業平臺。廈門自貿片區(雲創智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將充分發揮廈門自貿片區與廈門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的政策溢出和優勢疊加乘數效應,積極開展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各類制度和政策的先行先試,有利於探索推動廈門自貿片區建立與世界接軌的柔性人才引進機制,加快促進海外高端人才等各類創新資源在廈集聚。

海鐵聯運,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的時候即高度重視。1999年12月,他親臨廈門海滄鐵路支線通車儀式。2015年8月,隨著汽笛長鳴,始發的中歐(廈門)班列緩緩駛出,這是以海滄鐵路支線為起點,開通的全國首列自貿試驗區列車。

廈門區位優勢凸出,處於“一帶”與“一路”銜接樞紐,為打造具有廈門特色的中歐班列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迄今,中歐(廈門)班列已開通5條國際線路,分別是廈門—波蘭羅茲、廈門—德國漢堡、廈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廈門—俄羅斯莫斯科、廈門—匈牙利布達佩斯……總計通達10個國家的14個城市,極大拓展了廈門國際航運中心腹地,增強了廈門海絲戰略支點作用。

國家制定的《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中,廈門是沿海重要港口節點,承擔中歐班列國際海鐵聯運功能。自2016年4月,班列通過海鐵聯運延伸至臺灣地區,開通了為企業量身打造的“廈蓉歐—冠捷”專列,將臺企冠捷顯示科技公司每月100多個集裝箱的產品出口歐洲,比海運節省2/3時間,單箱物流費用為空運的1/4。

廈門自貿片區秉持共榮共享、共同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廣泛延伸,努力構建聯通世界的經貿橋樑。

三年來,商事登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產業升級、科技創新、人才孵化……一項項深層次的攻堅克難,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步一步地奮發有為,迎來一片美好光明的前景。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自成立之日起,黨建工作一刻也沒有放鬆,並逐步在基層黨建方面探索出一些新形式新辦法。

按照“區域相鄰,行業相近,產業相關”的原則,在不同產業園非公企業設置“非公黨建110平臺”,積極推動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工作從“有形覆蓋”轉為“有效覆蓋”。

行者無疆,廈門有顏。

夜幕垂城,廈門燈光璀璨。鼓浪嶼的日光巖,熠熠生輝。歷史在鼓浪嶼水石穿空的拍岸聲中,慢慢流淌。萬國建築博物館,成為一道蘊涵別緻的歷史風景。行走之間,不僅感喟建築之美妙,中西合璧,延攬八面來風,更要自豪中華文明博大之胸懷。廈門猶如眼眸,澄澈明懷,萬流歸宗。

風從大海來,潮湧廈門島。

廈門歷來被世人讚譽為“海上花園”,有詩為證曰:“綠樹婆娑如翡翠/濤聲揚波如鼓樂/白鷺飛翔如浪花/琴聲悠長如仙閣……”

啊,歡歌莊嚴歷程,廈門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新起點上,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廈門自貿片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奮發前行!

《人民日報》(2018年09月26日 24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