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能和上了一輩子班的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嗎?

風雨同舟132101786


我認為能,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國家發展的比較晚,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法制和福利方面還在進一步完善。

在有些發達國家,農民和工人老了以後,是發同樣的退休金,他們也同樣經歷過發展階段。

我們國家,以前的時候,是農民交公糧,秋後要交提留,也就是農業稅。隨著國家的富裕,免了一部分公糧,再後來免了農業稅,現在不交公糧和農業稅了,種地還給錢。

以前農民種地,老了還要種地,並且交公糧和農業稅,現在不交了,一個月還給70元的養老金。

從交公糧和稅到種地給錢,再到年齡超過60的農民,每月給70元養老金,這就是進步,相信隨著國家的富有,農民會和工人一樣,老了發同樣的退休金。



豬媽看世界


今天是中國第一屆農民豐收節,我在老家,村裡沒什麼慶祝活動,一切跟往常一樣,天倒是很藍。
早上去地邊遛狗,村裡就剩一點點菜地,剩下的都流轉出去了。菜地上,種滿了蘿蔔,都已經長出來了,菜地裡,都是些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在做農事。
家裡面,街上大部分都是無業農民,地流轉出去了,年紀也大了,整天無所事事。村裡掃大街的工作,競爭非常激烈,甚至都靠抓鬮解決了。
父輩母輩們,大部分都是普通農民,60歲以上了,逐漸喪失勞動能力了,孩子們都要面臨養育義務了。
家裡面,我爸媽還要照顧爺爺奶奶和外婆。
養老真的是個大問題。養老院也有,但是去的人很少。
錢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都有養老金,養老院去的人也會多點吧。像大城市的養老院,都是排隊入住,生意好的很。
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張亞忠提交了方案,希望農民和其他職業一樣,退休後能享受退休金。
現在,一個月幾十塊的所謂退休金,說難聽點,就在赤裸裸的進行身份歧視,農民就這麼賤命嗎?怎麼和城裡差距這麼大呢?
有些地方已經開始試點農民可以真正享受退休金,比如合肥,對於失地農民,每月發放養老保證金,每年也進行上浮。
河南安陽,65歲的農民每月可以領取400元,這筆錢叫做退休專業補貼。
在此,我建議有財政條件的地方,可以先行試點,給予60或65歲以上的農民發放不低於低保的退休金,至少每個月四五百吧。
希望明年兩會能聽到關於農民退休金的好消息。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農民和工人只是職業和分工的不同。單憑農民種地納糧這一突出的貢獻,農民應該和退休工人一樣拿到“退休工資”(退休金)的。

這是農民呼聲最緊的,也是農民最關心的切身問題,但是一切還是在等待和期望中一次次發出農民的心聲。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靠農業來反哺工業,發展著經濟,充實著國力,但是隨著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農業顯得有點滯後,因此國家出臺了以交公購糧的方式代徵農業稅。

交農業稅農民成了“主心骨”,每年夏、秋收獲季節,不管當年收成如何,這交糧的事耽誤不得,那可是強制性的。若收成不錯,農民交了糧自己還能留些,基本上保障全家人生活;若欠收了,該交的公購糧還是得交,沒糧,鄉(鎮)“農紅會”的人跟著哩,貸款交上;交了該交的,自己的生活遇到麻煩了,只能湊合著過。直到2006年,農民不再交公購糧了,農民的負擔從此被減輕了!

農民交糧納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工業的發展和經濟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沒有農民種地交糧,工人怎麼去生活?即使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沒有農民交糧,國家不會發展這麼快,建設這麼好,農民發揮了舉足重輕的作用。



但是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趨突出,尤其是農村老人,他們可是交過糧納過稅的直接人。他們以種地為生,由於身體的原因,他們不能一如既往地走向田間勞作,尤其是年齡不饒人,大都抵近古稀之年,不能種地就沒有經濟來源,自己怎麼養活自己?

種地交糧,促進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農民現在真遇到難處了,國家不應該只停留在對土地很少的補貼和發放有限的基礎養老金上,應該著手研究、論證、出臺為農民發放“退休金”的傾斜政策。


為生活而提神


自古以來,農民種地的,交一輩子公糧。最後還不是個農民。現在社會國家對待老百姓是比過去要強多了,給點那養老金還不夠吃飯的。也希望國家對農民重視,如果沒有老百姓種地,打糧,支持國家。恐怕不會有今天。大家怎麼看


用戶52929733405


為什麼不能,不是說分工不同嗎?!農民曾經的付出不該得到回報嗎?雖然我有工資,雖然我不是農民。看看辛苦一輩子的農民,只要能做,七八十歲都還在地裡的背影,同為中國人、號稱同胞的我們看到同胞的他們不該慚愧嗎?!


願作佛前一朵蓮


為什麼不能?過去農民交公糧,交農業稅白交了?應該拿養老金,南方部分省和上海的農民到60歲能拿近1千元養老金,種菜種糧自給自足,,買一些魚肉之類,生活紅紅火火。農村都應該向上海等省市學習,


上海吳沄永昌


在九十年代以前,那一個人沒有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他們只是崗位不同,但農民們確沒有響受社會帶來的福利,而到現在農作物與農產也沒有完全自由商業化,所以都應有同等的福利。


凡夫223513886


我是知青,在上山下鄉時親眼看見農民把辛辛苦苦種的麥子,百分之九十都上交給國家了,自己吃窩頭,吃黑豆麵,吃紅茗吃野菜,支援國家建設,現在國家不應該忘記農民,最少每個人每個月給500元左右,維持最低生活標準,農民也知足,也會感謝我們國家的。


惠芬65


應該能,國家幹部是人民公僕為人民服務的他們能拿很高的退休金,土地是國家的,農民種地是為國家服務應當屬於國家主人,按理說社會主義制度人人平等,農民應該和公務員拿一般多的退休金才能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閒散怪叟


雖然實話說起來很傷人,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沒有機會和上了一輩子班的工人一樣,享受到各種優惠的社會保障和福利。

農民和工人退休待遇差距甚遠。

筆者並不是歧視哪一個群體或者仇視某一個群體,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廣大的農民群體在可以享受的社會福利政策措施方面,明顯不及城鎮居民。

對於城裡的退休工人來說,在男性60,女性55歲以後就可以有退休金拿,每天不用上班,逍遙自在。

對於大多數農村老農民來說,即便是年逾七旬,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還是要邁著年邁的身軀去勞作,儘管收入低微。

對於城裡的退休人員來說,在醫療,保險以及各項社會福利政策方面都可以享受到很多的優待。

而對於大多數農村老農民來說,目前國家建立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制度還不能滿足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願望。

農村社保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公正客觀的講,在社會福利,特別是老年人的社會福利方面,農村的那些老人和城裡的那些的差距好比是霓虹燈和月亮的距離一樣,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看起來都在一個世界,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空間。

很久以前,我國已經開始在農村地區佈局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比如說目前實施的新農合政策就是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一個體現,但是從目前群眾的反映來說,力度還有有待加強。

實現農村和城鎮同等,年長農民和退休工人同級的社保政策還有待時日,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