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股重挫,「取消預售房企將減少33%資金來源」

9月25日,A股早間未能延續中秋節前的強勁反彈趨勢,地產股重挫帶動大盤下跌,上證綜指低開22.42點。截至午間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776.33,跌幅0.76%。在各板塊指數中,房地產指數跌3.03%,跌幅最大。

A股地產股中,新城控股(601155.SH)跌幅7.37%,招商蛇口(001979.SZ)跌幅6.94%,保利地產(600048.SH)跌幅5.4%,比早盤跌勢擴大;萬科A(000002.SZ)跌幅4.46%,金地集團(600383.SH)跌幅4.52%,華夏幸福(600340.SH)跌幅3.9%。

地產股重挫,“取消預售房企將減少33%資金來源”

圖源網絡

​中秋假期,市場圍繞“是否會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展開熱議。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表示,現房銷售是大勢所趨,但難點不少,需要循序漸進。

歐陽捷說,高比例預收款和按揭貸款制度,確實導致購房者承擔了較大的購房風險,引發社會擔憂。藉助中央期望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加快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要求東風,適時推動現房銷售,有助於減少和消除一些市場亂象,也有利於房企降槓桿、防風險。項目競爭將決定房企競爭的高度,現房銷售也將推動房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歐陽捷指出,沒有了預售資金,房企將減少大約33%的資金來源,而樓市也很可能減少33%的住房供應。如果,在本已供不應求大城市全面推廣現房銷售,顯然會加劇這些城市的供不應求。

根據此前確認的消息,9月25日,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把擬訂的“關於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

廣東省住建廳擬訂的相關材料提出,商品房預售制度存在導致工程爛尾、違法違規銷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釐清、不平衡發展和低效率競爭等風險,建議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通知》稱,為了解決預售所帶來的管理風險、消費風險、社會風險、金融風險,建議在當前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窗口期”,對預售制進行改革,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廣東省房地產協會表示正在徵求意見,在其下發的《關於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表明,住房城鄉建設部向廣東、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遼寧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關於對現有行政許可事項進行清理論證並對已取消下放落實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的函》。要求,對商品房預售許可進行深入研究,建議保留或提高許可條件的,要列明法律法規依據外的理據,充分論證繼續保留或提高許可條件的合理性、必要性;建議取消的,要同步研究提出事中事後監管措施。

《通知》同時提出,考慮到當前的信貸政策持續收緊,開發企業資金壓力普遍加大,如直接取消預售,一方面,房地產開關企業融資的週期必然大幅變長,一旦遇到市場變動衝擊,極易出現資金鍊斷裂,導致工程爛尾。另一方面,可能會出現階段性供應“休克”,相應的矛盾會集中爆發,影響社會穩定和市場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