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考研擴招,免聯考MBA有什麼變化?免試MBA還該讀嗎?

自1991年國內開展MBA教育試點工作成功後,MBA一直在穩速發展,由於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自2009年起,就開始了擴招之路,2018年年初,教育部又新增11餘所高校開設MBA項目,目前共計295所高校。

面對考研擴招,免聯考MBA有什麼變化?免試MBA還該讀嗎?

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今年研究生擴招5%,兩年後專碩比例佔60%,保持研究生規模適度增長,以此計算,此後每年的研究生擴招增幅將遠超5%。實現2020年在校研究生290萬人的目標,意味著研究生招生必將逐年擴招。這也意味著MBA在2019-2021級招生中將會迎來擴招的小高峰,而擴招真的對我們有利嘛?

MBA擴招,高含金量院校難度提升!

面對考研擴招,免聯考MBA有什麼變化?免試MBA還該讀嗎?

之前的MBA考生多是30歲以上工作經驗豐富的在職人員,而隨著MBA熱度高漲,很多工作3-5年的25、26歲的年輕人也開始報考MBA,希望獲得MBA學歷來鍍金,越來越少的人本著“求學”的態度去讀書,顯然,強調圈子的MBA教育——圈子質量會下降。

當然,在這種趨勢下,名校為了保住自己的生源質量及名望聲譽,自然會將招生門檻抬得更高,順便收緊學校的招生政策,如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8所院校取消大專生報考資格;中央財經大學及中國海洋大學自2017年開始要求大專生在複試時提交5000字論文展示學術能力;各高校不斷上調學費,為高管開放綠色通道,企圖壘高牆建圈子。

這直接導致報考難度增加,出現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能考上的看不上,看得上的難考上。

MBA擴招,人才過剩,是否還值得報考?

面對考研擴招,免聯考MBA有什麼變化?免試MBA還該讀嗎?

或許會有同學說:那MBA以後越來越不值錢,那就不考了唄。

MBA擴招後,有些問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畢業生增加,MBA教育的發展可能會仿照本科教育當年的擴招現象,帶來印度典型的高端人才過剩現象,屆時將會引發勞動市場功能性障礙與失業問題,也將會影響到工資競爭、工作分成、工作競爭的壓力。

但從長遠來看,國內MBA的發展趨勢會如同美國、印度那般成為日常教育現象。在印度,MBA已經是所有大學高校生的必修課程。如果哪個學生不學MBA,就如同在中國上學不學語文一樣不可思議。在美國,3億人口中有15萬MBA畢業生,基本覆蓋到各行各業,美國小布什是MBA,明星球員科斯塔庫塔是博科尼大學的MBA,文森特·孔帕尼英國曼切斯特商學院MBA......

面對考研擴招,免聯考MBA有什麼變化?免試MBA還該讀嗎?

或許國內MBA的發展將會在10年、20年的發展後,逐漸成為職場越來越普及的學歷,“錦上添花的效用”將會轉變成“沒有就是不正常的基礎功能”。

另外,學習是一生最值得投資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以“求學”態度來讀書,那MBA的課程還是值得一讀的,可以拓寬視野半徑,建立完整的職業取向系統、職業機會系統和商業價值系統。

綜合來說,MBA的擴招,將會帶來好學校難考、人才過剩的現象,但又是以後不能沒有的學歷,所以新與成商學院小編建議大家:越早報考壓力越小,選擇學校時儘可能選擇較好的學校,考入好的學校意味著你接觸的人才更多,亞洲城市大學MBA師資更優異,優質的資源能進化出更優秀的人才,對未來的事業發展更有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