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齡不到一年,原民辦教師的補助按該如何算?

為生活而提神


原民辦教師曾經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支撐了中國農村教育的“半邊天”。至上世紀末期,這些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功臣因為任教年限的“政策界定”,他們無奈地退出了教育的舞臺。他們也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成為永久地記憶。

如今他們年齡最輕的都過年知命之年,更有80多歲的民師老者。原民辦教師待遇低,因“政策”而清退已經是事實,不能改變。好在教人發【2011】8號文件《關於妥善解決中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的指導意見》之後,全國大多數地方都建立了原民辦教師養老金補助制度。說實話,儘管很少,但廣大原民辦教師還是很感激黨和政府,至少使他們從心理上得到了一絲安慰。只是因地域經濟發展的差異,養老補助計算標準和方法的不同,留下了很多的遺憾和期盼。

單就原民辦教師的教齡年限的認證,各地也不盡相同,有8年的、5年的、3年的,這些很合理,會是也曾經譜寫教育篇章的相當一部分原民辦教師又被“政策”遺漏,但是也有合情合理,深得人心的不滿一年教齡按一年計算的個別省份。那麼這個不滿一年該如何按一年計算呢?

擔任民辦教師教齡不滿6個月,不列入補助範圍;

如果任教6一12個月,按一年計算補助;

如果任教13個月以上,則按兩年計算補助;

以此類推……

目前為止,各省解決進度不一,有的省份已經基本解決,只是個別市留有“尾巴”;還有極個別省份有政策文件,可落實還不到位;各省份補助標準不一,從20元到幾元不等,這樣的差異對原民辦教師來說,勢必心理落差大。因為他們都是一樣付出了青春和汗水,都是為國家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理應平等對待,統籌解決。期望把他們共同納入中央財政統一解決,是原民辦教師分享“政策紅利”,安度晚年生活。


為生活而提神


我也問:初中畢業為起點,考不上師範的大爺是縣長當民辦後轉正,考了師範的讀四年書當老師,問題來了,當民辦的的教齡比考師範的多四年教齡,工資更高一些,祖國,這合理不?學業好的不如大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