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馬上要實行的新課表,重點關注孩子成長的這五個方向

十天之後就是2018-2019新學年。哈佛大學從這一學年開始,將實行全新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所謂通識教育,我們曾做過系統分享。核心即為《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序言裡就說到的: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人”(Whole Man),而全人等於好人(good man)+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再加有用之人(Useful Man)。

哈佛馬上要實行的新課表,重點關注孩子成長的這五個方向

我們再來看看下新學年哈佛通識課程體系的概況。這是繼2009年之後哈佛的又一次改革。課程品類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有一個要求不變:無論學生就讀哪個專業,都要在這些領域中選一門進行深度學習,而且不能與所在專業重合。說白了,一個哲學系的學生應能理解世界是一個理性的、可預知的系統;一個穿著白大褂的生物系學生應具備最基本的道德推理能力。

哈佛馬上要實行的新課表,重點關注孩子成長的這五個方向

上圖即為2018年秋季學期哈佛將要開始實行的全新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和2009年那一次版本相比,通識教育8大品類的課程,變成了4+3+1,四門通識教育必修課門+3們分佈必修課和1門實證與推理課程。這四門必修課是,美學、文化與闡釋;歷史、社會與個人;社會科學與技術;倫理與公民。

通識的目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質,而不是掌握某種技能。那些通識課程學得好的學生,後來在各個領域都成為頂尖高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通識教育是在把學生的最大潛能,一步一步激發出來。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本質區別,首先在於方法上而非內容上。

哈佛馬上要實行的新課表,重點關注孩子成長的這五個方向

我們經常說要培養孩子成為T型人才,從哈佛通識課程體系得到的啟發就是,未來要重點關注的五個方向。 一是開闊視野,二是多元思維,三是思辨精神,四是同理心與溝通能力,五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哈佛馬上要實行的新課表,重點關注孩子成長的這五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