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這條鐵路111歲了,昨晚悄悄完成大手術

山西晉中:這條鐵路111歲了,昨晚悄悄完成大手術

換梁前的207號橋

9月26日,歷經13次一級鐵路營業線封鎖施工,石太鐵路4座大橋14孔橋28片梁體完成更換升級,線路質量顯著提升。

山西晉中:這條鐵路111歲了,昨晚悄悄完成大手術

拆除舊梁

石太鐵路建成於1907年,原名正太鐵路,東起石家莊,西至太原,是山西通往京、津、滬和江南各地的主要通道。線路穿越晉冀交界的太行山脈,全長242.95公里,有曲線600多處,一路橋隧相連,地勢極為複雜。因長期超負荷運營,加上當初設計理念、建造工藝的侷限,導致部分橋樑老化變形,威脅列車運行安全,亟需進行更換升級改造。

山西晉中:這條鐵路111歲了,昨晚悄悄完成大手術

吊裝新梁

“石太鐵路是國家一級鐵路幹線,每天有104對列車運營,為這樣的鐵路大動脈換梁,稍有差池將造成災難性後果。”施工單位中鐵六局太原鐵建公司朔山項目部負責人介紹說,13個一級封鎖施工主要在夜間,4座大橋樑體長度、重量、高度各不相同,有的還處於曲線上,且梁體吊裝間隙僅15釐米,軌排吊裝精度只有2釐米,安裝精確、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山西晉中:這條鐵路111歲了,昨晚悄悄完成大手術

換梁後的207號橋

為確保施工作業萬無一失,項目部多次進行大規模實操演練,對每一分鐘、每個流程、每個工種進行統一安排,保證每道工序間銜接到位。為保證新梁定位準確,項目部人員利用全站儀提前對橋樑就位線進行測算,標記出十字線以便新梁精準定位,施工精度控制在1釐米內,確保了新梁安裝到位。最終,260餘名建設者連續奮戰13日夜,保證了連續13個一級封鎖天天安全正點,贏得了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的充分肯定。

山西晉中:這條鐵路111歲了,昨晚悄悄完成大手術

運煤火車通過換梁後的石太鐵路 。

小知識:百年石太鐵路

石太鐵路走過了清朝、民國及日軍侵略時期的艱難曲折,感受了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從窄軌到寬軌,從單線到複線,從蒸汽到電力。從1951年9月開始,石太鐵路先後5次進行了技術改造,1982年9月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成為新中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石太鐵路的年貨運量較之建線初期翻了200餘倍,為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石太鐵路早已成為繁榮三晉的經濟大動脈。隨著國民經濟和山西經濟的快速發展,運能需求的不斷擴大,石太鐵路終因歷史與地理條件的制約,貨運量達到了安全運輸生產的瓶頸,超負運轉。橋樑已經接近使用壽命,梁體剛度不足,變形嚴重,製作變形失去活動功能,威脅行車安全,為了推動山西省完成經濟轉型任務目標,進一步擴充山西經濟大動脈,提高運行能力,確保鐵路安全平穩運行,迫切需要進行換梁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