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盤點人工智慧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人工智能歷經62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對世界經濟、社會進步和人類生活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回顧一下人工智能誕生之初至今都發生了哪些不得不說的大事。

1956年8月,在達特茅斯會議上,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麥卡錫說服了與會者接受了“人工智能”作為該領域的名稱,這次會議也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正是誕生的標誌。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1959年,IBM公司的計算機專家阿瑟·塞繆爾創造了“機器學習”一詞。同一年時間裡,約翰·麥卡錫發表了文章《Programs with Common Sense》,提出了“Advice Taker”概念,文章描述的假想程序可以被看成是第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系統。

196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約瑟夫·維森鮑姆在這一年開發了最早的自然語言聊天機器人ELIZA,能夠模仿臨床治療中的心理醫生,是最早的人機對話。

1973年,日本早稻田大學造出第一個人形機器人WABOT-1,它由肢體控制系統、視覺系統和對話系統組成。滿足了許多人對機器人的最初想象,也為未來機器人的設計和開發奠定了基礎。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1984年,AI寒冬來臨。在1984年的年度AAAI會議上,人工智能專家羅傑·單克(Roger Schank)和馬文·明斯基警告“AI之冬”即將到來。預測AI泡沫破滅,投資資金也將如1970年代中期那樣減少。

1997年5月,在紐約,卡斯帕羅夫輸掉了一場六局制比賽,對手是 IBM的深藍(Deep Blue),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際象棋計算機。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2006年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教授的李飛飛建立ImageNET數據庫,這是一個大型註釋圖像的數據庫,旨在幫助視覺對象識別軟件進行研究。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2011年,“深藍”的後輩,IBM超級計算機“沃森”Watson在美國著名智力節目《危機邊緣》比賽中戰勝人類,贏得了比賽,獲得了獎金。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2016年3月英國初創公司DeepMind研發的AlphaGo,以4:1的比分贏了人類職業棋手九段李世石。到了2017年5月,升級後的AlphaGo又在烏鎮戰勝了當時圍棋第一人柯潔九段。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2018年9月17日-19日,首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成功。大會聚集全球人工智能界的有識之士,包括10位(包括圖靈獎得主)全球人工智能頂尖科學家、50位中外院士、百位國內知名企業CEO、百位青年領軍專家、1000+創新企業參會。其中包括阿里巴巴、AWS、微軟、騰訊、商湯、極鏈科技Video++等眾多知名企業。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盤點人工智能發展62年中10件大事

會上,一批全球人工智能創新項目在上海簽約落戶。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8個AI創新中心(實驗室),騰訊、華為等8個AI創新平臺,微軟、亞馬遜等3個AI研究院,1個百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分別與市經濟信息化委、10個區、3個科研院所以及MIT全球產業聯盟簽署合作協議。「AI+上海」,正在書寫新傳奇。

作為上海本土人工智能企業的中流砥柱,極鏈科技Video++旨在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創新型人工智能企業、成為上海互聯網公司的行業標杆,不僅匯聚了眾多AI人才與研究團隊、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具有高技術水平與落地行業整體解決方案,還開創了“AI+文娛”的創新模式,更深耕核心技術,在世界級Google算法大賽中奪冠。未來Video++繼續堅持科技創新,牽頭推進在滬人工智能的產業佈局,為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戰略佈局添磚加瓦,貢獻重要力量。

從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到今天人工智能變為現實,AI故事在中國才剛剛開始,未來將演繹得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