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國人爲什麼生育能力那麼強?

中國有14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在傳宗接代方面確實領先世界。但實際上,黃種人體質比較差,妊娠週期長,生下小孩後還得小心翼翼坐月子。白種人在體制上明顯強於黃種人,但是白種人人口數量遠遠少於黃種人,古代的中國人為什麼生育能力那麼強?

封建時代 人丁興旺才能家大業大

中國社會歷史上長期處於封建時代,人們的生活往往以家族為單位“抱團取暖”。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家族裡面的人都是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人丁興旺的家族在社會中往往處於強勢地位。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無後為大”古時的中國人把生兒育女看得非常重要,一個家庭生育十個八個子女都很正常。

古代的中國人為什麼生育能力那麼強?

古時中國大家族合影

為擴大稅收 政府大力鼓勵生育

封建時代,商業不夠發達,官府的稅收主要來源於“人頭稅”,人口越多稅就收得越多,政府自然鼓勵百姓多多生育子女。政府還專門設置崗位監督適齡未婚青年,催促他們儘快結婚。

古代的中國人為什麼生育能力那麼強?

洞房花燭夜--開動生育機器

清朝時期的1700至1850年,中國人口由1.5億暴增至4.3億,翻了近3倍,這與清廷鼓勵生育密切相關。

地理環境及農業技術的發展能養活更多人口

中國地處亞洲東部,大部分平原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比較長、雨量充沛,適合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糧食有了保障自然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古代的中國人為什麼生育能力那麼強?

古時的中國農民在耕作

據史料記載,古時中國農耕技術比較落戶,畝產只有200斤糧食,三口之家要10畝地才能養活。清朝後期有超過4億多人口,中國的水稻等糧食遠遠不能支撐此等規模的人口。

古代的中國人為什麼生育能力那麼強?

古時的中國小孩“嗷嗷待哺”

原來在明清時代,土豆、紅薯、玉米等高產耐寒耐旱作物相繼引入中國,這樣中國不能種水稻的大片國土都可以種植這些作物,溫飽問題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