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節,將影響中國道路的走向和發展

今天,是中國8億農民迎來首個自己的節日,豐收節。

豐收節,將影響中國道路的走向和發展

秋分以後,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也顯得格外緊張,是收穫的大好時機。同時,通過搶收搶種,把“三秋”搶在“早”上,還能為來年奠定豐產的基礎。

秋分在中國,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廣大農民最看重、最重視的一個節氣。圍繞秋分的農諺也非常地多,如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麥子早下種,十年九收成;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麥;秋分稻見黃,大風要提防,等等。

國務院決定,把每年的秋分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毫無疑問,又給秋分這個重要節氣賦予了更為深刻的含義。而將秋分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顯然不只是一個節日那麼簡單。雖然按照戶籍人口,中國還有8億多農民,實際上,真正長期居住在農村的人口早已沒有這麼多。儘管如此,農民仍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是一個必須投入足夠關注目光的群體。更重要的,農民不只是一種職業,還是農村的代表,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集中表現。解決了農民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就解決了農業和農村問題。

雖然說農村工作已經不是簡單的糧食生產,還包括農業經濟、農村工業、農村發展等各個方面。但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農民而展開的,是為了穩定農民的心,穩定農村的發展,穩定農業生產。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無農不穩的思想,必須牢固確立,永記在心。也只有農業穩、農民穩了,農村才穩,有了農村的穩定,才有農業的穩定,才能確保整個社會穩定。


豐收節,將影響中國道路的走向和發展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要提醒社會各方面重視和關注農村工作、關心和愛護廣大農民,要從政策、資源、資金、環境等各個方面,這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等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廣大農民能夠安心農村、安心農業、安心農村經濟。。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要營造良好的尊重農民、愛護農民、關心農民的良好氛圍。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是要繼續把糧食生產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不斷提高糧食產量。

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是為了告誡各級政府、各個部門,一定要把“豐收”兩字放在心中。“豐收節”也是對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警示和提醒,是讓各級政府和部門能夠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豐收節,將影響中國道路的走向和發展

總之,不能把“中國農民豐收節”當作一個簡單的節日,它是對農民的尊重、對農民的敬重、對農業的關注,是對“三農”工作重視的又一種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