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又到一年秋收時

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家場院、田間地頭

火紅的辣椒

金燦燦的麥子

黃豔豔的無花果

……

各色果實相互映襯

構成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艾合買提江,你明天早上9點半給洛浦縣交警大隊食堂送一下西紅柿,以後每天都送100公斤。”7月30日,村民艾合買提江·麥提託合提接到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駐村第一書記依馬木艾山·買買提的電話後,高興地去裝箱新採摘的西紅柿。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洛浦縣多魯鄉喀瓦吐格曼貝希村是自治區深度貧困村,全村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洛浦縣衛計委工作隊駐村後,經過入戶走訪、市場分析研判、徵求村民意願,決定帶領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規模化蔬菜種植,培養示範帶頭人,推動實施全村種植業結構調整。

工作隊以種植西紅柿為突破口,邀請專家現場指導,為村民普及種植知識和管理技術,深入田間地頭查看西紅柿長勢,並指導做好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艾合買提江家的5畝西紅柿紅遍田壠時,工作隊又積極聯繫單位收購,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

艾合買提江興奮地算了一筆賬:“以前種小麥和玉米,除去成本,一畝地最多收入1000元,而種西紅柿一畝地純收入至少5000元,我們的生活更有奔頭了!”(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洛浦縣衛計委駐洛浦縣多魯鄉喀瓦吐格曼貝希村工作隊 龐玉江、譚黨委,和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袁振英 供稿)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近日,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也斯克庫木村的紅色枸杞格外耀眼,村裡到處都是村民們採摘、晾曬的忙碌身影。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福海縣機構編制委員會、福海縣教育局駐村工作隊依託烏河枸杞合作社把枸杞做為村裡的主導產業發展。通過宣傳引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整合各類資源,讓種植枸杞的農戶樂在“杞”中。

工作隊協調對接林業部門,引進寧夏枸杞、紅枝枸杞、新疆枸杞等優質品種,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通過上門指導、微信在線交流、聯繫銷售渠道等方式,幫助村民解決在生產、經營中的難題,並組織合作社種植戶到博州參觀學習先進種植技術。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枸杞成了村民們的致富果

工作隊還主動協助枸杞合作社負責人註冊烏河枸杞商標,申請有機食品認證,設計開發了22種系列產品及包裝,產品遠銷山東、河北等省市,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目前該村21戶村民加入合作社,枸杞種植面積達到380畝,畝均產量200公斤可收益4000餘元。

村民李建華家中的30畝地之前只是種植葵花、玉米等作物。在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宣傳引導下,他開始嘗試種植枸杞。“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加入合作社,現在光枸杞每年就有八九萬元的收入呢。”李建華自豪地說。(阿勒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丁靜、吳小娟 供稿)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正值小麥收割時節,走進奇臺縣半截溝鎮腰站子村小麥種植基地,麥地裡、曬場上,機聲隆隆馬達轟鳴,“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豐收景象十分壯觀。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每畝地都達到了600公斤以上,最高的一塊摺合畝產是724公斤。”近日,由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和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組成的驗收組經過嚴格測產,腰站子村冬小麥單產首次突破700公斤大關,並刷新全疆最高紀錄。

腰站子村主要以傳統的小麥種植為主,奇臺縣教育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聘請農業專家到村指導,為村民篩選最適宜的小麥品種,採用“科研院所+合作社+種植基地+農戶”新模式,整合土地資源,培育綠色、健康、高產的優質小麥,從種到收都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實施,對以往的傳統田間管理措施進行了改進,助推小麥生產提質增效。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豐收時刻

工作隊和村“兩委”還注重做大做強“腰站子”品牌,全力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有機綠色有機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成立新疆豐驛農業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有機麵粉、有機食用油、有機手工掛麵,通過延長產業鏈,將賣原糧變為賣食品,使土地的潛在效益得以釋放,帶動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腰站子”系列等特色農產品已經通過SC認證。

豐裕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強說:“在工作隊的幫助和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全村冬小麥種植面積已達5000畝,350戶村民入股合作社,佔到全村的百分之九十二,後期我們還計劃通過公司大力發展冬小麥深加工產業,讓鄉親們都乘著‘麥浪’一起致富。”(奇臺縣“訪惠聚”辦公室 王婷 供稿)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巴里坤縣三塘湖鎮上湖村的辣椒辣中帶甜,口感獨特。雖然該村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卻因不成規模導致銷路狹窄。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火紅的辣椒

火紅的日子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哈密市巴里坤縣農業局、農經局駐村工作隊在去年通過自治區村級惠民生項目修建好的辣皮子晾曬加工場基礎上,積極與巴里坤縣特產加工企業簽訂協議,促成上湖村辣椒種植“產業化一條龍”。

從選種、種植到收穫、晾曬,工作隊和企業全程跟蹤指導,經晾曬場初步晾曬的辣椒由企業全部回收深加工,除去收購成本,村民年底還能拿到企業的分紅。目前,全村有30餘戶村民種植辣椒150餘畝,年產值達到150萬元,當地出產的“坤牧辣椒醬”遠銷內地多個省市。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民高玉說:“過去種植辣椒,沒有晾曬場地、沒有企業收購,只能在巴掌大的院子裡靠我們老兩口的雙手一個一個切好了晾曬,費力不說,晾曬出來的辣皮子品質也不理想。現在一天就能完成以前一個星期的晾曬工作,我只用坐等年底分紅,每畝收入還比以前高了三四千呢。”(哈密市“訪惠聚”辦公室 姜瑤琴、李鵬武 供稿)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近日,嶽普湖縣嶽普湖鄉成片的無花果熟了,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當地現有無花果2800畝,被譽為“無花果之鄉”,往年因保鮮運輸成本高,大量無花果外銷困難。今年,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駐村工作隊員與村幹部齊心協力想辦法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個大味甜的無花果

工作隊及早謀劃,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網絡新媒體大力宣傳,幫助種植戶想辦法拓寬銷售渠道,為無花果打開了銷路、提高了人氣,7月初第一批無花果剛成熟就被喀什地區各縣客商搶購一空。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8月中下旬工作隊通過舉辦“無花果王爭霸賽”,邀請喀什地區媒體前來參加,發揮媒體宣傳效應,無花果全部銷售一空,村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

為提高影響力,近日駐村工作隊在村舉辦“無花果王爭霸賽”,吸引了周邊數百名群眾前來觀看、購買無花果,活動現場銷售一空。

村裡的豐收場面,每一張都是“大片”!

“果王”爭霸賽火熱進行中

當天,來自英買力村的無花果種植戶,將自家地裡種植的、精挑細選的無花果,向全村的鄉親們進行展示,並用幽默、形象的語言推薦自家的優質無花果。今年68歲的村民吾甫爾·吾守爾種植出的無花果因個大、甘甜被評為“無花果王”。

吾甫爾·吾守爾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工作隊為我們的無花果、農產品找到了銷路,我相信,在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在駐村工作隊的全力幫助下,我們的日子一定會像無花果充滿甘甜。”(喀什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黎霞、王照偉、曾豔萍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