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爲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廈門,中國最美城市後花園,網紅們打卡必去之處,見證美好愛情的勝地。也是一座具有文藝氣息的海濱城市,我也是對於這次旅行充滿了期待。

北京出發三個小時後,落地廈門高崎機場,走在機場的長廊上,一組“愛上廈門”的廣告牌好有吸引力,色彩鮮明,早起奔波的睏意和疲憊一掃而光。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地勤服務人員幫忙叫了當地的元翔專車,司機師傅人很熱情,知道是北京來的遊客,一路上都在介紹廈門,美食要吃沙茶麵、土筍凍、海蠣煎,景點一定要去鼓浪嶼看看,吃海鮮不要去網紅店,要去廈門人都去的104大排檔(來,廈門的同學,這是真的嗎?雖然最後都沒有找到大排檔在哪?)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其實廈門並不大,分島內和島外,島內是市中心,分思明、湖裡兩區,島外是海滄區、集美、同安、翔安四區。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此次遊記有幸得到斯巴魯品牌的友情贊助,提供了一輛森林人來陪我完成廈門三天的自駕之旅,取車地點在海倉區霞飛路上,一路心裡揣著小興奮,美美噠去了。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接到車後,迫不及待的跟它合了張影,便開著它一路沿著霞飛路,新陽隧道、途徑海滄大橋、仙嶽路、一直到五緣灣道酒店住處,一路欣賞路邊的美景,寬曠的馬路,打開車窗,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開累了,便停靠在路邊,吃著炒稞條、花生湯、天空適時下起了小雨,雨點滴落在手上,涼爽、清新,窗外滿滿的詩情畫意。在這炎熱的夏季,或許雨天是最適合欣賞街景的,雨天的馬路變得更加乾淨,藍天白雲也更加清澈。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來之前聽別人說廈門很堵,但不知什麼原因,我這一路很順暢,加上路很寬敞,全程幾乎沒有紅綠燈,開著車窗,伸出手去,感受微風從指尖輕輕飄過,聽著顧君豪的《廈門》,瞬間愛上廈門的馬路。

你還不是要跟我走

走在廈門的街頭

看人群散盡

歲月恍惚......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大家開車都比較守規矩,一路上沒有看到隨意變道,任意加塞的現象,原來廈門這邊是可以通過行車記錄儀抓拍不文明交通行為,任何人都可舉報,一旦經過審核,被錄入警方系統,每起可獎勵50元,所以廈門近幾年交通違法行為日漸減少。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素有“不遊鼓浪嶼,枉費廈門行“,鼓浪嶼是廈門最具有特色的綜合性著名景點。百度了一下: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有洞穴的礁石,因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而得名。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鼓浪嶼觀光船票要提前買好,環島路以輪渡碼頭為起點,路線為皓月園-大德記浴場-觀海園-菽莊花園-港仔後浴場-英雄山隧道-鼓浪石-鼓浪別墅-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工藝美術學校-內厝澳-燕尾山-三丘田旅遊碼頭-海底世界-輪渡碼頭。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每個景點都是網紅們打卡的必去之處,如果你想要都逛完,最好早點去,或者挑一家舒適乾淨的民俗,住一晚。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鼓浪嶼是一座小島,島上什麼都有,我剛去的時候很詫異,原本以為就是一個自然風光景區,沒想到島上居然住著居民,窗戶上晾著洗乾淨的衣服,衣食住行都在島上的感覺實在無法想象,上班還要坐船,一個學生告訴我,如果天氣不好,可以不用上學,船不開,他喜歡下雨天,這樣就不用去學校了。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島上保留了最完美的自然風化,完整的街道,古色古香的老建築,小巷子,還有拐角處偶遇的小貓咪,特色的小吃,炸魷魚、炸海鮮色澤誘人,放點辣椒芝麻更好吃。迎著海風,在溫柔的日光裡,光著腳丫,漫步沙灘上,看著熱鬧非凡的小島上,有了一份難得的寧靜與柔情。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隨處可見的咖啡廳和小酒吧都別具一格,細節設計的非常貼心,咖啡杯如此精緻,迎面飄來咖啡濃香,走累了,隨便找一家小店進去,歇歇腳,點杯咖啡,吃上一塊糕點,旅途的意義莫過於此。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聽聞廈門大學,外有美麗的海濱沙灘,內有芙蓉湖和情人谷,是名符其實的最美十大校園之一。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因正值暑假,參觀廈門大學的人特別多,門口放著一個特別醒目的標示牌:週一至週五 12:00-14:00 (限300人)17:00-21:00 (不限人數)每日21:00以後不再接待遊客入校。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廈門大學果真是依山傍海,學生宿舍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火紅的鳳凰花爭相吐豔,明豔豔的三角梅花開著,走在校園裡,少了車水馬龍的喧囂,只有陽光透過樹葉星星點點灑在小路上的安靜,校園裡到處飄蕩著迷人的花香味,讓人流連忘返。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開放式的校園,學生在這裡不用太拘謹,以一種輕鬆的態度學習,學習累了,在學校裡就可以遊山玩水,去美麗的芙蓉隧道,兩邊的牆上任意塗鴉,畫畫,大膽的向你喜歡女孩送上幾句示愛的話語,我想如果這是我的大學,可能不想畢業了。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如果白天排隊人太多,又恰好你住在附近,可以晚上的時候來逛校園,給門口保安小哥哥買瓶飲料,好好說話,肯定讓你們進去參觀了,夜晚的廈門大學也是相當美麗的。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走在廈門的街道上,新舊文化碰撞擦出了另一種魅力,老物件收集的小店,輕鬆隨性的個性書屋,歷史久遠的老照相館,楊小賢的小店,個性十足的文藝小酒館,還有可愛的貓住咖啡館。隨處可見的文藝情調小店,旅途中的勞累瞬間被化解的一乾二淨。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停下腳步,喝一杯咖啡,跟貓咪玩耍一會,在鬧市中尋找安靜,這座小城的靈氣都隱藏在俗世裡了。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不論你走進哪個小店,裡面玲琅滿目的東西都會讓你愛不釋手,小到一根牙籤都做的特別細緻,伴手禮更是不用說了,各種花色花紋,五彩繽紛。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民以食為天,天生吃貨的我,每到一個城市都逛吃逛吃,中山路商業街集合了逛商城、逛小店、吃美食的所有需求,是廈門最老牌的商業街,人流旺,商品多,名氣大。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鐵板魷魚,15元三串,香味撲鼻、大青芒,8元一碗,味道香甜可口、墨魚丸,現煮現撈,10元6個,吃起來肉嫩嫩的,土筍凍,10元一份,味道鮮甜。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中山路上海鮮餐廳也不少,海鮮產品都是擺放在門口,看著比較新鮮,價格相對適中。有名的煎蟹必是要來上一個,碩大的膏蟹,切成兩半再加薑片,香煎而出。肉質鮮美,帶著姜的香味,厚實的膏更是美味的不得了。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會飛的魚:52歲,廈門人:一直待在海滄區,也沒去過別的城市,家門口的小路變成了現在的大馬路,眼瞅小房子變成現在的高樓大廈,你讓說最喜歡廈門哪?最喜歡廈門的變化吧,廈門變得越好,人們生活水平越高,生活質量越高,孩子們的生活環境就越好唄。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小馬裡:21歲,山東人:我家是山東的,今年21歲,來廈門3年了,做過很多工作,現在外賣的工作是最長的一份,快一年了,最喜歡廈門的空氣和海風,我只要一歇班就會沿著海邊走走,給家裡打個電話,給妹妹說說廈門這個城市,雖然這裡不是家鄉,但是這裡的人們都很善良,希望今年能夠找個廈門媳婦。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廢:22歲,廈門人:廈門一直都是一個浪漫、文藝、小清新的地方,不論你去哪都能找到很精緻的小店,小店裡的各種小物件,很多都是手工編織的,帽子,鑰匙扣等,顏值控的我,就是覺得廈門是最美麗的城市。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環保工人閒暇時間,三五個人聚在一起聊聊天,絮叨著今天的所見所聞,吐槽一下家裡的大事小事,說說笑笑中一天工作就結束了,飯後相約幾個要好的夥伴一起廣場舞上鍛鍊身體,日子過的也是愜意的很。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出租車師傅,拉活累了,靠邊停車,伸著懶腰,活動著筋骨,打完電話,看看來來往往的行人,笑容滿面的給遊客示意現在不走,稍後出發。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在廈門,開車不能太快,市裡大部分路都是限速60,大街上的人們,步伐輕盈,速度緩慢,不像大城市裡那樣,走起路來跟跑似的,在這裡,可以放慢腳步,放鬆心情,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感受這裡的人文風情。

在這裡“開慢車”竟然還成了種享受,為什麼?

寫到最後的感受,一個想讓我宜居的城市!

廈門對我來說是驚喜的,可以找到很多理由留在這座城市,它規規矩矩的交通路況,它的美麗,它的自然風光,它的文化,它的自由等等。大城市裡的我們、每天奔波於繁華的街道里,被眼前的霓虹燈擾亂,被世俗吞掉自我,不妨抽個時間,來廈門走一走,發現新的自己。雖然這裡房價略高,但可以每天“面朝大海,鳳凰花開”,這種意境是別的城市無法給予的,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