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診故事|專家扼腕嘆息:這類疾病應該早治療!

瀘水市52歲車阿姨反覆出現四肢關節疼痛8年有餘,一直口服止痛藥,未規範治療。隨著疾病進展,車阿姨出現雙膝、雙肘、腕關節、指間關節等多關節受累,出現關節腫脹發麻、疼痛,活動後加重現象,且出現指關節畸形,雙手指關節呈“紐扣花”樣畸形,屈伸活動欠靈活;雙膝屈伸活動受限,第一蹠趾關節外翻畸形,左下肢有肌萎縮。


會診故事|專家扼腕嘆息:這類疾病應該早治療!

北京協和醫院風溼免疫科專家詳細瞭解車阿姨病例資料後,認為患者診斷較為明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但由於早期未規範用藥,導致病情進展為嚴重階段,車阿姨剛剛50出頭,已經喪失了行動以及生活能力,非常可惜。並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有多種類型藥物治療有效,若病情早期得以控制,車阿姨的病情不會到今天這種地步。


會診故事|專家扼腕嘆息:這類疾病應該早治療!

隨後,專家詢問了當地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病率,當地醫生表示這類患者很多。“疾病的宣教非常重要,醫生應該到基層去,走到農民身邊,告訴他們這類疾病需要治療,不要只貪圖症狀緩解,不疼就行了,需要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不進展。”

專家感嘆,“醫生不要只給有錢人看病,窮人更需要這類科學知識的普及”。隨後表示,如果當地醫生需要可以去給當地講解這類疾病的早中晚期治療方法。

最後,專家專門詢問了患者有無肺間質性改變、牙齒病變和乾燥綜合徵等併發症,並結合當地醫療條件和患者經濟條件將所有治療藥物進行了逐一介紹:

生物製劑、激素、甲氨蝶呤類藥物,治療方法、療程和劑量,均一一詳細介紹。

會診歷時一個多小時圓滿結束。

尤邁健康扶貧公益項目是在國家衛計委和國家扶貧辦的支持指導下,由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組織開展,系由基金會資助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利用業餘時間,以北京尤邁診所為平臺,通過互聯網遠程視頻方式,與各地貧困縣醫院合作,為地處偏遠地區的因病致貧患者進行實時會診。


知識點:類風溼關節炎


會診故事|專家扼腕嘆息:這類疾病應該早治療!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 其特徵是手、足多個小關節的對稱性、侵襲性關節炎症,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溼因子陽性,可以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


類風溼關節炎具有以下臨床表現——

會診故事|專家扼腕嘆息:這類疾病應該早治療!

(1)晨僵。

(2)多關節炎,特別累及手關節,對稱性關節腫痛。關節畸形。

(3)皮下結節。

(4)類風溼因子陽性、抗環狀瓜氨酸抗體陽性、血沉增快。

(5)手和腕關節X線片顯示受累關節骨侵蝕或骨質疏鬆。

(6)RA還可有多系統損害改變,如間質性肺炎、血管炎、腎損害等,需要與其他疾病鑑別。

(7)關節畸形影響軀體功能,疼痛可以引起抑鬱。


治療的目標除了控制症狀,更為關鍵的是要應用改善病情的藥物,延緩病情發展,避免致殘。常用藥物分為五大類:非甾類抗炎藥(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風溼藥(DMARDs)、生物製劑、糖皮質激素和植物藥。

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症治療。如果您身邊有需要幫助的貧困患者,或者對尤邁健康扶貧項目感興趣,有意與我們合作,加入尤邁健康扶貧項目,可添加添加小邁微信號:youmaizs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