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街與美術館后街

大佛寺街与美术馆后街

北京大佛寺在東城區美術館后街76、60號(原大佛寺大街50號),清末,北起大佛寺后街,南至大佛寺西大街,東起大佛寺東街,西至大佛寺西大街,呈矩形。該廟坐北朝南,創建年代無考。原有建築山門至後殿共三層。山門一,面闊5.8米,進深3.2米,磚砌大式歇山筒瓦頂,上帶吻獸及垂獸、排山溝滴,黃琉璃瓦剪邊,石級一出四級。門額上有橫式石匾為:“敕賜護國普法大佛寺”九字。山門兩側各有一旁門,為磚砌小式硬山筒瓦箍頭脊,亦帶排山溝滴。面闊2.6米,進深1.4米。前殿為天王殿,三間,面闊13.5米。進深8.2米,大式硬山筒瓦調大脊。中為接引殿,五間面闊19.4米,進深12.4米,大式硬山筒瓦黃琉璃瓦頂,旋子彩畫,前出廊,帶月臺。兩側有耳房各三間,面闊10.5米,進深6.6米,大式硬山筒瓦吞廊。東西配殿各五間,面闊19米,進深11米,大式硬山筒瓦調大脊,前出廊。明間額枋正中懸光緒十一年“覺苑慈靈”木匾。中殿前有石碑兩座,一為“皇帝重建大佛寺碑文”,螭首方座,座雕流雲,碑高3.9米,厚0.3米,光緒十一年刻,惜碑文模糊不可辨。另一碑與之大小、年代均相同,為集善粥廠子碑記。額陽文“集善粥廠子”,額陰文“共成義舉”,陽文為:“賜進士出身都察院左副都史稽察右翼覺羅學子加三級英晦題額……光緒十一年七月。”碑陰為集善粥廠子首事同人姓名,近年又曾發現明代斷碑,已由文物部保存。

大佛寺建制沿革不詳,據《日下舊聞考》引《析津日記》:“普德寺俗呼大佛寺,建置歲月無碑記可考”,其按語:“寺門前有四碑,俱漫漶不可讀”。此四碑年代當為明代或明以前,但在乾隆時碑文即已無法辨認了,因而難知其始末。光緒十一年《重建大佛寺碑記》記有“光緒三年西域寺主持僧人通悟禪師募化重建”,成為西域寺的下院,以後又設粥廠,也未見興旺。1937年調查時,當時寺內只有1名主持僧,名純山,其沒落情景可以想見。寺內庭院變成練武場,可供老百姓練習摔跤。

下圖1900年海達莫里遜拍攝的兩座北京大佛寺精美佛像的照片。

大佛寺街与美术馆后街
大佛寺街与美术馆后街

解放後,該廟前半部為聚華鐵工廠,現在是大佛寺菜市場。後半部為美術供應及私立實馨職業補習學校。但佛經流通處的和尚仍在廟內。1957年,和尚開始集中,寺廟即開始被拆除。1985年調查時,已由單位使用,只有一座正殿和東西配殿還存在,其餘房舍均已拆除建為樓房。2001年調查時,僅後殿觀音殿尚存。現在還存一大殿及東西配殿,東側有部分廂房(見左圖)。所拆部分建成大樓,為東城區房管局景山服務中心使用。

美術館后街,位於中國美術館北側,屬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呈南北走向,北起交道口南大街南端,南止美術館東街西端,東與利薄營衚衕、山老胡同、西揚威衚衕相通,並有支巷通大佛寺東街,西與大取燈衚衕相通。全長852米,寬34米,車行道寬20米,瀝青路面。兩側門牌1—85號,空缺5、9等20個號;4—80號,空缺2、24號。

美術館后街,清宣統時稱大佛寺西大街,因此街南端東側曾有一大佛寺而得名。民國後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泰安巷併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首創路,1973年因此街處在中國美術館北側而更名為美術館后街。大佛寺,即普德寺,建置歲月已無考,今寺廟已廢。清時此街有大公主(清宣宗之長公主)府,今為市中醫醫院。現街內有什錦花園小學、美術館后街幼兒園、內蒙賓館、北京膠印廠、北京工具研究所、美術館后街小學等單位,餘為居民住宅。

(轉自新浪博客:ruiren491112)

大佛寺街与美术馆后街
大佛寺街与美术馆后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