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春華秋實,豐收節到了,也到了安仁冬棗銷售尾聲,棗農們盤點收入的時候了。溫室棚畝純收超5萬,鋼架棚畝純收超3萬,春暖棚畝純收近2萬。回望這一季,這是豐收的一季,這是喜悅的一季,這也是五萬棗鄉人感恩的一季。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冬棗產業與鄉村振興齊頭並進,同頻共振。

這一季,安仁人收穫的盆滿缽滿,人均收入近兩萬。

這一季,我們成功防範了數次大雪、霜凍等自然災害,將天災損失降到了最低。

這一季,我們加大棚體結構調整力度,使冬棗產業鏈延長到了五個月。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冬棗每市斤15元左右的價格維持了45天左右甚至一度出現斷貨現象。

這一季,冬棗銷售末期每市斤仍保持在5元左右且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這一季,我們提出了“砸安仁冬棗牌子就是砸自己飯碗”的鏗鏘聲音。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我們尊崇了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珍視冬棗質量安全的諄諄教導。

這一季,我們銷燬劣質棗超過3萬斤,讓綠色、有機、健康成為了安仁冬棗的代名詞。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安仁電商一條街全面建成,安三、石鐵四個規範市場拔地而起。

這一季,天貓、京東入駐安仁,大集團大公司銷售成為新亮點。

這一季,村狀元、落霞脆、荔源鮮、百果王等一批冬棗商標迅速崛起,冬棗品牌越叫越響。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千人做微商日均售冬棗兩百噸,戶均收入超十萬,電商致富成為新潮流。

這一季,我們成功承接了中國大荔鮮食棗研討會等多個會議與接待並取得圓滿成功。

這一季,萬畝園區變景區再次提檔升級,坐著火車遊園區變成現實。

這一季,小坡、伏坡兩個園區美麗蝶變,龍門園區新添一景。

這一季,我們園區接待觀摩超過300批,從國務院發展中心調研到遠在萬里的俄羅斯友人參觀,冬棗的名氣蜚聲海內外。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勤勞誠信的安仁人不捨晝夜的辛苦勞作,哪怕是大年初一仍耕作在冬棗大棚裡!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安三村賈青等一批“六鄉人才”回到安仁為冬棗產業提檔升級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浙江黃紅波等一批來自全國各地客商將安仁冬棗運到了省外,輸出了國門。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縣委縣政府以最鮮明的態度和最有力的舉措支持冬棗產業,捍衛冬棗品牌。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林業、紅棗、農業等部門給予安仁冬棗的大力支持。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公安、藥監、市場監督等單位為安仁冬棗市場保駕護航。

回望安仁冬棗這一季——寫在2018年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一季,我們要感謝從央視一直到省市縣地方臺的一次次直 播與推介。

這一季,我們還要感謝人民日報、陝西日報以及騰訊、頭條等紙媒新媒為安仁冬棗不遺餘力的宣傳與點贊。

這一季,我們還有諸多不足,困擾冬棗運輸的交通問題隨著安仁南環路的建設將在明年迎刃而解。在抓冬棗質量安全的同時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物流、包裝行業的監管,讓水泥包裝箱事件不再重演。

回望這一季,我們感謝冬棗、感謝有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