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來看,這些設備並非音樂的傳播媒介

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來看,這些設備並非音樂的傳播媒介

現代自然傳播,是指在“表演者—聽眾”傳播本質(透明性)不變的條件下,在表演者(唱奏)一端加入了能量轉換裝置(如各種類型的麥克風)和能量放大裝置(如功率放大器)以及其他相關設備(如調音臺、音頻信號處理裝置,包括頻率均衡器、壓縮器、限幅器等),通過對聲音進行放大和修飾,用以實現大空間內的音樂傳播。

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來看,這些設備並非音樂的傳播媒介

這也是某些音樂風格聽賞的需要。例如,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的重金屬搖滾樂,就需要依賴這些設備,用巨大分貝的音響,鋪天蓋地地包圍和襲擊現場的音樂觀眾。

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來看,這些設備並非音樂的傳播媒介

在當代的大眾音樂領域中,如體育場館中的歌手演唱會,儘管調動了上述的現代音響設備,但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來看,這些設備並非音樂的傳播媒介。

從音樂傳播學的意義上來看,這些設備並非音樂的傳播媒介

因此我們說,現代自然傳播,是音樂社會分工後的自然傳播在“表演者—聽眾”模式上的一種延伸,其本質仍然是透明性的傳播。在音樂傳播中,傳播關係透明性的存在與否,是衡量音樂的自然傳播形態是否存在的根本標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