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高手之裘國根的成長股接力

無論是趨勢投資還是價值投資,

在中國,

你必須關注裘國根。

無論職業投資還是機構投資,

在中國,

你也必須關注裘國根。

在裘國根之前,

無數人會問,

在中國,

白手起家,

完全依靠職業投資,

可以積累起與做實業媲美的財富規模嗎?2008年裘國根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答案從此清晰。

即使不算上掀起IPO造富熱議的1.5億股招商證券,

裘國根夫婦的資產也已超過20億,

這是中國證券市場起步20年生長出的傳奇。

依靠1996-1997和2006-2007兩輪大牛市中的大幅回報以及兩輪牛市間的平穩收益,

裘國根創造了在中國完全依靠投資而成為福布斯富豪的傳奇。

裘國根在個人投資取得巨大成功之後,

轉投陽光私募,

創辦上海重陽投資。

2009年-2014年,

重陽投資連續六年被評為“金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截止2015年底,

重陽管理客戶資產規模超過200億元。

由此可見,

裘國根是當之無愧的私募大佬,

掙錢能力資產規模不遜於徐翔,

人品口碑及投資壽命卻遠在徐翔之上。

僅此兩點,

稱裘國根為“中國私募第一人”,

應該說毫不誇張。

滬指跌破3000點,

市場一片悲觀的時候,

仔細聽一聽裘國根的理性判斷及投資思路,

總好過盲目追逐跟風雪球裡的一眾大神吧!

本文所有文字均是本人從眾多資料中獨家整理而來,

 1、

面對熊市的態度:熊市也要接近市場

2001年至2005年熊市,

當時我也買過很多股票,

有賺有賠,

但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市場,

我認為,

一直保持貼近很重要。

有些人說市場不好就休息,

等市場好了再回來。

你是神仙啊,

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是底部,

這是個偽命題。

這就是簡單地把股票市場簡單化和量化。

我的主觀目的一直是,

尋找整個市場最便宜的股票,

所謂確定的低估的成長。

回頭看,

在熊市裡貼近市場是很好的體驗和經歷,

離開市場就是向人性的弱點低頭。

經歷 過這種痛苦和煎熬後,

又會得到成長。

當然我們希望能夠一方面體驗風險,

另一方面空倉不虧錢。

這只是希望,

但不可能做到。

事實上,

我們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

投資策略的標題是“尋找無限中的有限”,

而並沒有跟客戶灌輸說,

大牛市要來了。

2、

面對熊市的策略:全概率價值接力法

投資家伯頓·馬爾基爾曾有過名言,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通常是個考慮周全的人。

”這句話恰好印證了裘國根的另一個投資觀點,

任何投資必須以對基本面的全面深刻的理解為基礎,

並具備對各種情景的概率分佈及該情景下的收益率設想的能力。

簡言之,

成功投資的前提是深入的進行“全概率”的基本面分析。

“理性投資有三個層次:概率思維、

算期望值和防黑天鵝。

”裘國根說,

概率思維是理性投資中最初級的層次。

長期看,

較高的投資期望值源自於“知行合一的數學思維”和“良好的基本面判斷能力”的合成。

而最高一個層次防黑天鵝則依賴天分和勤勉而產生的靈感,

但靈感是忽隱忽現的,

所以黑天鵝總是防不勝防。

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概率雖然是萬分之一甚至更小,

但鑑於其發生後果的嚴重性,

從全概率的角度考慮也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儘管理論上黑天鵝事件無法系統性地預防。

對於價值投資,

裘國根認為現在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

信息傳遞很快,

市場有效性越來越強,

所以把價值投資簡單地理解成長期投資是一個誤區,

在中國進行價值投資的有效方法是“接力法”。

即投資標的達到預期收益後不要簡單機械地長期持有,

而是通過“接力”的方式換成另一個安全邊際更大的投資標的。

“我們不簡單夢想在一隻股票上賺八倍,

但通過‘接力’的方式先後在三隻股票上賺一倍,

同樣可以達到賺八倍的效果,

而且後者容易得多,

現實得多,

流動性也好得多。

”裘國根說。

“我也曾概括為價值基礎上的博弈。

如果一開始我就能看到一家公司從1成長到10,

就不存在接力的問題。

但我們又不是神仙,

每個人看未來的穿透力總是有限的。

價值投資接力法就是投資標的達到預期收益後不要簡單機械地長期持有,

而是通過接力的方式換成另一個安全邊際更大的投資標的。

舉例來說,

在一隻股票上賺8倍,

就相當於在3只股票上賺1倍,

實現前者要比後者難許多。

在當前信息透明度較高的時代,

市場有效性在不斷增強,

很多預期都在提前被反映,

用接力法會更有效。

很多人覺得從六七元錢拿到100元錢的人才牛,

但這樣離人性遠,

用接力的方式離人性更近,

風險更小。

做投資不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明明有大道坦路可以走,

沒必要走小道險徑。

在裘國根看來,

價值投資在當今投資世界裡,

有兩大代表性流派,

一是鼻祖巴菲特,

一是耶魯學派。

前者相當程度上仰仗巴菲特本人的個人天分,

超強的基本面判斷能力,

投資遠見以及成功的商業模式(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長期穩定)。

而後者則依靠耶魯背景下全面的精英團隊,

相對來說投資更多元化,

什麼樣的錢都能賺,

更能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裘國根認為,

在當今中國,

身處轉型時代,

有太多太多的新生事物,

所以耶魯模式對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借鑑意義更大。

而通過專業的團隊和“嚴謹清晰的投資邏輯、

全面深入的實證、

及時有效的跟蹤”的投研流程控制(這也是目前重陽投資制定的投研流程三要素),

獲取超額收益和規避風險的幾率會系統性地增加。

而在投資中,

時刻關注“估值安全邊際”和“流動性”,

也是重陽的投資組合防範系統性風險和獲取低風險超額收益的兩個基本要素。

“其實這也是職業投資人的共識。

一旦發生你預期外的事件時,

如果組合有很好的流動性,

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掉頭,

或者完全、

徹底地大撤退。

當然,

光有流動性是不可能獲取超額收益的。

所選標的有充分的安全邊際,

即對應於估值的成長空間很大,

這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

”裘國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