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南方人不愛吃麵,中國十大麵條,南方麵條占了三分之一


都說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麵,在中國商務部和飯店協會評選的中國十大面條中,南方面條也佔據了不少席位,它們分別是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和鎮江鍋蓋面

片兒川,讀起來怪怪的,聽上去不太像麵條的名字。做法是:將豬腿肉,火腿,筍切成薄片,在水裡汆一下,加雪菜煸炒成澆頭蓋在麵條上,汆與川同音,杭州話又多帶“兒”音,於是“片兒汆”漸漸演變為“片兒川”

筍片,火腿片都是鮮美之物,麵條也是在汆過澆頭的水中下熟,湯頭濃郁,食客回味無窮

和片兒川一樣,奧灶面的讀法也來自於當地鄉音。據說奧灶面的發明者是崑山一位老繡娘,她年紀大做事慢,眼睛也不好,被當地人戲稱“奧糟”,崑山土語“不乾淨”的意思,她做的面就被稱為“奧灶面”

奧灶面的麵湯很有特色,按照傳統做法,是用青魚的魚鱗,魚肉,魚鰓和粘液,再加豬骨,雞骨以及黃鱔骨熬製而成,面有“三燙”:面燙,湯燙,碗燙。數九寒天,一碗奧灶面下肚,滿頭冒汗,通體舒暢

面鍋裡面煮鍋蓋,先燙澆頭再燙筷!傳說乾隆下江南時路過小城鎮江吃麵,麵店的老闆娘慌亂之餘將鍋蓋掉進鍋裡和麵一起煮,誰知煮出的面軟硬合適,口感筋道,乾隆大為滿意。從此,鍋蓋面名聲大震

鍋蓋面的精華在於醬油,醬油用各種調味料熬製而成,每家麵店都有自己的秘方,所以每家的口味各不相同,這就是鍋蓋面的奇特之處:沒有正不正宗,只有合不合口味

傳說中不愛吃麵的南方人,竟也把麵條做進了中國前10,真是沒想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