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專訪《馬克思主義大辭典》主編徐光春

從2013年項目啟動至今,《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編撰工作已歷經5個年頭。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湖北省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由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負責組織編寫。5年來,全國數十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學者傾力付出,編寫工作實現了諸多創新與突破。4月19日,大辭典在京出版發行,為馬克思誕辰200週年隆重獻禮。光明日報記者專訪大辭典主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徐光春,為讀者介紹此項工作的意義、目標與價值。

1

記者:編纂出版《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緣起和初衷是什麼?

徐光春:馬克思主義是由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並由他們的後繼者發展創新的科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以資本主義為批判對象,以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共產主義為目標,是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精神旗幟,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苦群眾實現解放的強大思想武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大理論成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十八大以後,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回答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有力推進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真理光芒。

為了全面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諦,全面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全面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幫助廣大黨員幹部、高校教師、研究人員、青年學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場、觀點、方法,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內容,以更好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動議並著手編纂出版這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這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需要,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也是滿足廣大黨員幹部、科研人員、高校師生學習、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需要。

2

記者:《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從內容到使用有哪些特點?

徐光春:這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全面系統、內容豐厚、分類合理、查閱方便,既是工具本,又是歷史書,更是教科書,可以滿足學習、研究、宣傳、運用馬克思主義各方面的需要。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開創性。馬克思主義從創立到現在,已有170年曆史,至今沒有一部全面系統地反映和介紹馬克思主義及其發展歷程、主要思想內容和歷史貢獻的辭書,更沒有一部從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視角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介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辭書。這部《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編纂出版,在這方面做了一件開創性的工作,填補了空白。

二是系統性。《馬克思主義大辭典》從縱向來說,從馬克思主義(狹義專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寫起,寫了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直寫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橫向來說,涵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大組成部分。從內容分類來說,不僅有基本原理、重要論斷、主要觀點,還介紹了時代背景、代表性著作、重要人物和相關的思想流派。因此,這是一部全面系統、集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人物、著作、事件、背景之大成的大辭典。

三是時代性。按照不同的時代,介紹不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及其發展,注意反映不同時代馬克思主義的不同的時代特徵。在介紹、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時,突出介紹這一思想的新時代特徵、新時代使命、新時代意義,使這部大辭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四是權威性。這部大辭典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在中宣部和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下,由我國多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主持編纂,黨和國家重要理論研究機構、各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人、知名專家學者參與編寫。其中有相當多的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使用的資料大都來自近年修訂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原著和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講話、文稿和中共中央文件、文獻。這些大大增強了大辭典的權威性。

五是實用性。在編纂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習、宣傳、研究、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不同需求,從內容到分類,從體例到查閱,都注意做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便於查閱,方便各類讀者的使用。

3

記者:《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編纂原則是什麼?具體有哪些機構和學者投入編纂工作?

徐光春:《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編纂原則有三條:一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觀。我們編纂的《馬克思主義大辭典》,體現的應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眼中的馬克思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心中的馬克思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一句話,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人的馬克思主義觀,而不是其他別的馬克思主義觀。二是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編纂《馬克思主義大辭典》是一項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知識性極強的嚴肅工作,我們要求在編纂過程中政治上不能有任何偏離,思想上不能有絲毫迷糊,知識上不能有些許差錯,工作上不能有一點馬虎,要努力使之成為高水平高質量的大辭典。三是始終堅持規範性工具書的基本要求。準確、簡要、明白、易懂、方便、實用是對工具書編纂工作的基本要求。儘管馬克思主義有些理論、論斷、觀點比較深奧,儘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容、理論知識非常廣博,但是我們要求在編纂中一定要把握住作為工具書的上述基本要求,確保讓讀者看得懂、用得上、查得快。

《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編纂工作是由武漢大學動議並組織實施的。編輯和作者隊伍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原中央文獻研究室、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求是》雜誌社等中央和國家重要的思想理論、教育、學術機構,以及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等高等院校;匯聚了十幾位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以及一大批我國馬克思主義各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讓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這些專家學者的學位和資歷,而是他們“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情懷和對馬克思主義的忠心、對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恆心、對宣傳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熱心、對編纂好《馬克思主義大辭典》的決心。他們忠誠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事業,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出主意、獻良策,寫條目、審文稿,盡心竭力,無私奉獻。有的年逾九旬,還主動請纓;有的重病纏身,仍臥床工作。這種精神和行動,充分反映了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高貴的思想品質。

4

記者:在您看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把握哪些重點內容?應如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徐光春:黨的十八大以後形成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全面深刻地揭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在新時代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一系列原創性貢獻,有力地指導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勝利前進。我認為,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把這些原創性貢獻內容作為重點。

原創性貢獻之所以很重要,一是因為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經典著作中,在毛澤東思想中,在原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沒有提出過或闡述過,也就是說沒有現成的答案;二是新時代呼喚新思想,新實踐需要新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新時代的產物、新實踐的成果。

在我看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主要有: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關於“新時代重大時代課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新發展理念”“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關於“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判斷,關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於“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等等。這些思想內容不僅是新時代新實踐迫切需要的,事關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重大實踐問題,事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而且是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重大歷史成果中所沒有的,理應成為學習貫徹的重點內容。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增強“四個意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並貫穿於黨和國家的全部工作之中;要加強學習、宣傳、闡釋、研究工作,形成強烈的學習氛圍、輿論氛圍、研究氛圍、實踐氛圍;要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軍營、進社區、進學校、進教材、進頭腦。

(光明日報記者 王斯敏 張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