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台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一聽青樓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想到我們影視劇中看到的那種姑娘站在樓上一直不停攬客的樣子。但其實青樓並不是這樣的一個地方,這樣不斷攬客的地方其實是妓院。很多人都會覺得妓院就是青樓呀,有什麼要辯解的。

我們會有這樣的認知也是因為大量的影視劇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我們覺得妓院就等於青樓。其實不完全一致。首先兩者的本質區別就是兩者的門檻的區別。妓院只要有錢就可以去消費,而青樓就算你有錢,你是王公貴族你也並不是就能直接進去消費的。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青樓其實是古時候的一種讓那些對愛和自由有渴望的人的最好的擁有的平臺。青樓出現在春秋戰國之後,因為春秋戰國時期,很多思想都還沒成型,人們也是自由並且開放的。所以愛和自由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但是秦國一統天下後,儒家思想開始走上我們整個中國的歷史舞臺,儒家思想是我們的治國之本。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而儒家思想其中就有一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就註定了古代的少男少女沒有戀愛的自由,他們的所有的婚姻和結合都必須是父母包辦的婚姻。也許你和一個什麼樣的人結婚,你可能從小到大都沒見過。而這鑄就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於愛情和自由的嚮往和追求。

所以古時候私奔什麼的特別盛行。而青樓也在這樣的需求下應運而生。青樓是一個什麼樣模式的市場呢?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青樓首先一般就是一個老鴇,會帶著一姑娘,而基本上呢是一個大院就一個姑娘。通常姑娘也會有自己的丫鬟,並且都尊稱為“小姐”。古時候人們的認字比例大概是2%,也就是說會讀書認字的人是多麼的少,特別是女子。而老鴇就讓人教授姑娘從小就開始學習琴棋書畫,背誦四書五經。而姑娘在逐漸的成長中就自然出落得入大家閨秀般。可以吟詩作對,通曉古今。而且老鴇還會請人教授姑娘們如何的和男人相處,以及一些魅惑之術。

就這樣姑娘初長成,出落的落落大方。然後就會開始接觸所謂的客人。但是青樓的姑娘和妓院的姑娘還有一區別就是她們基本不會接觸很多客人,一生可能也只會接觸幾個而已。因為想要真正地見到青樓姑娘的人是極其少的。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要見到青樓姑娘就第一關就得先作詩,詩詞入了姑娘的眼才能進入堂內,但是這時候還不能見到姑娘,而這時候就需要進入堂內消費茶水等。並且要和想來見姑娘的另外的人一起在堂中進行對詩等,姑娘會在裡面觀察。通常第一天就沒能見到姑娘的。

相傳宋徽宗是第一個第一天就見到青樓姑娘的,姑娘出來彈奏了一曲後又回去了。

而姑娘最後見到你後就會開始和你談情說愛,之後你們有感情後,才會發生關係。而青樓女子都極其的忠心,在跟你的這段時間是不會和另外的人有關係的。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而姑娘只愛有才華的人,因為她們知道他們的一生會很短暫,所以也會愛的轟轟烈烈。如赫赫有名的杜十娘就愛上了窮書生。但是書生最後還是把十娘賣給了他人。最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青樓姑娘不止自己喜歡有才華的人,自己也很有才華,如唐朝魚玄機,薛濤。魚玄機更是寫出了“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這樣的千古絕句。薛濤更是烈女,說等情郎一等就是10年,最後更不到更是投井自殺。他們的忠貞和深明大義,也大青樓女子在史上赫赫有名。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有小鳳仙救蔡鍔,有賽金花為了列強侵華阻止了德軍的大面積屠殺。張藝謀就曾拍下《金陵十三釵》講述青樓女子和救國愛國的故事。古時南京金陵地區也被成為秦淮,而明朝末期的秦淮女子更是出名。有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等等。

青樓女子愛一個人就會赴湯滔火,不求回到,宋朝時期有一青樓女子嚴蕊因為自己的情人被人陷害,他也被抓進牢裡,嚴刑拷打,也沒有說出半個對自己情人不利的字。在關幾年,最後遇到下一任官員,讓她作詩來自辯,她寫下了著名的《卜算子》,並當庭釋放。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那時候的青樓女子基本是和大名士這個階級在一起,因為普通平民很少讀書自然也就對不上青樓嚴苛的頭幾關,而且還有前幾面的好幾千錢的茶水,也不是誰都消費得起。有些書生也想見到姑娘,但是後面也因為昂貴的茶水錢而見不到姑娘的真容。除非姑娘看上了你的才華。

而除了這些大名士王公貴族也是青樓女子的座上賓,甚至連皇帝都沒能例外,可想那時候青樓女子的魅力多大。

相傳宋江招安還是青樓女子李師師幫了大忙,宋江通過別人找到李師師,藏於李師師的房內,宋徽宗來後宋江從房內竄出表示自己願意招安,自己並不想謀反,只是不喜歡奸臣。後來才有了後面的梁山招安。

解讀古時候青樓,並不是登不了檯面的地方,反而這帶給人愛和自由

可以說青樓在整個古代發展史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青樓女子也並非不齒之人,大多都是落魄家庭,或窮苦人家出生。而她們為了她們的愛情也願意付出一切的決心估計現在當今也沒幾個能做到。那樣的愛情,也不是誰都可以做到。他們也曾在歷史的浪潮中為愛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能對青樓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也認識到那個時代才會產生那樣的產物。實事造就事物,所以青樓的出現也是那時候的需求產物。而隨著封建制度的廢除,清朝後,青樓這個產物也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