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不是盈利模式而是產品手段——《付費》讀書筆記之二

喜歡記得↑關注↑哦~

收費不是盈利模式而是產品手段——《付費》讀書筆記之二


方軍在他的《付費》一書中有個洞見:“從整體上看,收費並不是一種收入手段,而是一種產品手段。”

對於筆者來說,這個結論讓我弄清很多長期以來含混的問題。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產品手段”或者“產品模式”或者“用戶模式”,什麼是“收入手段”或者“收入模式”或者“盈利模式”。

傳統媒體就是“產品模式”和“盈利模式”分開的代表。以廣播為例,產品模式就是生產節目;盈利模式就是賣廣告。互聯網領域也是如此,以淘寶或天貓為例,網絡零售平臺是他們的產品模式;為賣家提供增值服務是他們的收入模式。

用戶模式,就是如何服務好用戶;收入模式,就是如何盈利。

在互聯網領域,我們都知道,信息和知識一直以來的趨勢就是從收費變成免費。但是從2016年開始,一股“收費”的浪潮席捲而來。

收費不是盈利模式而是產品手段——《付費》讀書筆記之二


當時,筆者的一位同學投資了一個互聯網電影公司,我問這個公司的產品是什麼,他回答說是給優酷做網絡電影。我又問,盈利模式呢?我的同學回答:會員收費分賬啊。我當時還嘲笑這位同學,誰會為看網絡電影花錢買會員呢?

結果呢?我現在是三個音視頻客戶端的付費會員,並且購買了5擋收費內容產品。

這個過程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在互聯網的環境下,信息趨向免費的定律失效了?對於知識經濟來說,未來是收費還是免費呢?這些就是困擾我長久的問題。

《付費》給出了答案。

方軍認為,從整體上看,收費並不是一種收入手段,而是一種產品手段。收費是新的篩選器,把知識消費者更好的連接到一起。

少數用戶願意用金錢替換其他付出(包括金錢、時間、精力以及他們所承受的痛苦等),願意付費得到更好的體驗,這一點與互聯網產品的第一原則是匹配的:用戶所得必須大於他的付出。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用戶所得必須大於他的付出,那麼對於知識經濟服務機構來說,豈不是意味著賠本賺吆喝?

收費不是盈利模式而是產品手段——《付費》讀書筆記之二


當然不是。對於一個用戶來說,他的所得大於他的付出,對於千萬個用戶來說也是如此。但是知識服務機構把對一位用戶的服務複製了1000次、1萬次,它的邊際成本幾乎是零。這就是知識經濟的秘密——依靠極致服務讓每一位用戶都感覺自己賺到了,機構則通過幾乎無成本的複製來賺錢。

前面說了,“收費是新的篩選器”。“篩選器”這個概念很明顯來自凱文凱利。這位互聯網教父在其《必然》一書中提到了“篩選器”也叫“過濾器”這個概念。羅振宇曾經對這個概念有個解讀:“精進自己,分享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付費首先是篩選用戶。也就是用收費這種產品形式,找到那些既願意為此付出注意力,又願意為此付出金錢的“雙重付出”個體。這部分人必然有著接近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這樣一群人,在個人成長的同時,互相之間交流溝通,分享收穫,無疑會進步更快。而這就是這類付費產品的附加價值。有點類似MBA或者很多商學院的課程了。

從另一個方面,付費作為一種產品手段,也是用戶篩選產品的參考。從長遠和理性的角度來說,內容產品也遵循著一分錢一分貨的價值規律。因此,未來內容產品的門檻必然會越來越高。因為人們在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在相同條件下,用戶只會選擇那些最具誠意的、產品打磨最細心的產品。因此,收費促進了知識產品的優化,使得更好的知識產品能夠出現。

得到的每一款產品都強調可交付性,要用至少半年的時間來打磨。有些產品,打磨了超過幾年,仍然沒有上線。《凱叔西遊記》這個產品,五部作品一共130多集,前前後後耗時三年才完成。這些公司是傻嗎?投資人都盯著呢,要不要先賺點快錢?他們不是傻,他們發現了慢就是快的道理。

什麼是“可交付性”?不是說“我做出來了你來聽吧”這麼簡單。而是,首先要保證我的東西牛逼,而且還要讓你沒有負擔的聽得進去;如果你忘了收聽、沒時間收聽,還要讓你在最短的時間也能有收穫。“知識的小顆粒度”、“知識的完備性”,“慢慢地做產品提高門檻”……這些才是現在做知識產品的那些最厲害的人正在做的事情。這就是付費的有一種產品手段——讓自己慢下來,做手藝人,用匠心做精品。第三,付費知識產品的出現,刺激知識的生產、轉移和消費,在知識分享層面打破精英把控。這一點特別好地說明了收費不是收入手段而是產品手段。因為如果是一種收入手段,那麼應該是最有學術威望。最有知識儲備的大師們才應該收費最貴。但現實是,有些知識精英不屑於參與這種知識普及,於是得不到產品溢價;那些特別配合平臺把知識產品化的知識生產者才是這波知識收費浪潮的最大受益者,原因無他,知識只有產品化後才能大規模複製。

收費不是盈利模式而是產品手段——《付費》讀書筆記之二


未來知識經濟的趨勢是一體兩面:一方面免費的知識分享的覆蓋範圍會越來越廣,數量會越來越多,質量會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新湧現的收費知識產品與服務,將成為知識創造與消費發展的新驅動力,最高品質的創作者將得到超高的回報。

從這個結論聯想開去,未來的知識經濟可能有這樣一幅圖景:未來的某個知識平臺,依靠付費的方式聚集了最牛的知識匠人,為那些最有學習動力和能力的人提供最優秀的知識服務,付費是篩選學習動機和持續性的工具,就如同高考本身是篩選人才工具是一個道理。

未來,可能一個人在某個平臺證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就能以及其低廉的價格甚至免費的方式獲得其他知識服務,誰來支付這些成本呢?有進取心的企業。這些企業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呢?一方面是立品牌,另一方面,知識平臺也在為這些企業獲取人才。知識平臺相當於獵頭平臺,贊助的企業只不過是交了會員費而已。這時候,知識平臺就不是2C服務這麼簡單了,其實做的是2B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