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原创)

师恩难忘

谨以此文献给蒋竺毅等老师们

师恩难忘(原创)

二排左起男老师:刘涵智,任梦寅,李玉贵,张永录,杨修文,蒋竺毅,安保利,何成林八位老师

在一九七零年九月至一九七二年八月,我在临漳县柳园中学上高中。蒋竺毅老师担任我们二排(当时叫法)的语文课程。他还是文艺宣传队指导老师。我也是宣传队员,所以接触多一点。

蒋老师是天津人,六十年代中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临漳中学,后又调整到柳园中学。具体年龄,籍贯,家庭情况咱一个学生,不好打听人家隐私。要说对老师印象,那是非常深刻。

我第一次见到蒋老师是在一九七零年的七月份。在苏村公社孙村中学(特殊时期的片中学)。他和刘涵智老师(我高中的班主任)以招生名义去的。因为当时对宣传队很重视,特意去物色有文艺特长的学生。也真对巧了,我当时刚会“杀鸡”(学拉二胡),蒋老师就让我拉一曲听听。没有见过世面的懵懂年龄,一提柳园中学那是很神圣的。老师要考我文艺素质,不免有些紧张,硬着头皮拉吧。我记得是《雪山升起了红太阳》,尽管中间有些断断续续,也不知道杀死几只鸡,还好,算拉下来了。到入学的时候就被录取了。

师恩难忘(原创)

九月初入学的第二天,学校要组织新生欢迎会。蒋老师让我演个节目,我报了一个样板戏红灯记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准备的时候还觉得没有问题,到演出的时候了,一看台子底下师生四百多人,从未见过那么多人的我,有些胆怯不敢上场了。蒋老师鼓励我要大胆,放松。再丑的媳妇儿也得见公婆呀,我强壮精神,走到台前,鼓起勇气,“提篮小卖拾煤渣……”怕什么来什么,调起高了,不由自主的说“高了高了。”底下一片呵呵大笑。后来又重新唱完了,这次的露脸使我成了名人,谁都知道二排有个“高了高了”的新同学。并且他伴随我走完了高中的学习阶段。直到现在同学们谈起来还是笑掉大牙。

蒋老师担任我们二排的语文课,备课认真,书写整齐,讲课有条不紊,特别是有几篇文言文。我们又是刚接触古文,很不好懂,他一字一解,一句一结。把整篇内容,主题思想讲解的明明白白。特别印象深的是讲过一篇报告文学单元的课程后,蒋老师给我们部置了一道作文题,要求用报告文学形式来完成。我按照老师讲过的要点,把我们学校自力更生,移寨墙,建院墙的事件,写了一篇作文。具体的题目记不清了,有几段有些报告文学的味道。蒋老师还把我那篇作文做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那时候上课,实际上很不正规。时常有政治运动而影响课程。是不是就占用正课时间。学好学赖全靠自己的自觉性。有一次晚自习,我在学画画。蒋老师上厕所路过我们教室,隔着玻璃窗户看到我没有自习当天课程,就特意进室内一拍我的肩膀:“要珍惜学习机会呀。”这话里包涵着老师对我们多少殷切希望啊,在那学习无用的特殊时期,老师想说但不敢明说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无奈。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现在想起来悔之晚矣。

蒋老师多才多艺,担任我们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指导老师,对工作相当负责。要知道几十号人的队伍,又是文革动乱年代,学生是很不好管的。蒋老师总是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我们这些队员能够团结一致,认真的对待各自演出的节目。张希梅,魏学如,杨金梅,吴凤琴等八位女同学都是舞蹈节目,蒋老师总是用分解动作给她们做示范。她们演的《大刀舞》在县文艺汇演时受到好评。我们学演的京剧《沙家浜》,从学唱腔,动作,音乐,武打都饱含了蒋老师的心血。排练样板戏从无到有,从不会到获奖,很多老师们都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如张永录,刘涵智,何成林,任梦寅,李玉贵等,他们发挥自己专长,在当时的情况下大胆创新,自制各种道具和音响等。最后汇演时有声有色,像模像样,得到二等奖的名次,为柳园中学增了光。所有这些,蒋老师这个总导演功不可没。

当时陶明海,张希梅二人是男女队长,李敬祖饰郭建光,马云梅饰阿庆嫂,胡贤庆饰胡传魁,王景玉饰垫德一,庞秀英饰沙奶奶,程保平饰刘副官,魏学如饰演卫生员,我也饰演了程书记。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从零开始刻苦练习。京剧在我们当地还是稀罕物,有些人持怀疑态度。但经过蒋老师指导和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让那些反对声音变成了赞叹声。

蒋老师很平易近人,跟我们打成一片,我们也很愿意到他那里玩。他有个习惯,喜欢把馒头放在炉子上烤的焦黄焦黄的,我们去了经不起诱惑,馋涎欲滴。蒋老师就笑着说“想吃就吃吧”。我们也就不客气了。别管多少次,他也没有生过气。

他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记得在毕业的前夕,我们宣传队照了合影照片,蒋老师就用幻灯片颜料涂上颜色。都觉得很好看,于是都想让他给我们染一染,要知道这可是个细致活儿,那么小的人脸儿,要一丝不苟的去上色,很慢很慢。同学们又都有这个渴望,要费时费力地去完成,需要相当大的耐心。可蒋老师任劳任怨,都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

在柳园中学的阶段,由于他是语文老师,和宣传队指导老师的关系,跟蒋老师接触的比较多,也建立了很好的师生情谊。以至于他的音容笑貌还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离开学校已经四十六年之久,因种种原因没有了老师们的消息。马上到教师节了,师恩难忘。我想起和老师们的点点滴滴,久久不能平静,但在同学之间也打听不到他的消息。只能盼望他身体健康,天天开心,越活越年轻。祝所有老师们全家幸福安康。长命百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