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共和國成立前,南昌首義,秋收暴動;井岡浴血,長征建功;抗日平倭,披堅執銳;遼瀋、平津,屢立戰功;進軍華南,風捲殘雲。共和國成立後,抗美援朝,對印作戰,反擊越寇,抗洪搶險……這支英雄的部隊就是聲名赫赫的第54集團軍,而丁盛就是54軍的首任軍長。
丁盛,1913年出生於江西省于都縣。17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歷經無數次的戰鬥洗禮,戰功累累。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9年9月25日,丁盛在廣州逝世。
劉伯承稱之“腰斬七軍”
丁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勇將、戰將、闖將、悍將。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丁盛帶一個團由冀中挺進東北,部隊改編後任冀察熱遼軍區第十八軍分區司令員,主要任務是開闢擴大熱東革命根據地。丁盛帶領部隊,依靠當地人民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戰鬥的勝利。
1947年7月,十八軍分區主力部隊在凌源改編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丁盛任師長。9月14日,丁盛率領二十四師首戰興城梨樹溝門。在包圍與反包圍的錯綜複雜戰況下,他指揮部隊迅速搶佔了各個制高點,利用有利地形猛烈攻擊敵軍。經9個小時激戰,將敵暫編五十師兩個團大部殲滅。同年9月15日晨,丁盛所部在縱隊統一指揮下急速北上,在錦西楊家杖子配合友軍消滅了敵暫編二十三師。敵人不甘心失敗,從錦州調集四十九軍的七十九和一○五兩個師,於19日進至楊家杖子,又被八縱隊包圍。丁盛所部22日13時投入戰鬥,不到兩個小時就奪取了楊家杖子、毛家屯和東山上的4個主要外圍陣地,隨即向敵縱深發展,配合友鄰部隊實行總攻,將敵軍大部殲滅,受到縱隊首長表彰。
1948年10月5日至10月13日,丁盛率部參加瞭解放錦州戰役。錦州戰鬥剛剛結束,丁盛即奉命西進參加圍殲廖耀湘兵團的“遼西會戰”,後又東渡大淩河,追殲由瀋陽逃往營口方向潰敵。
東北全境解放,丁盛所部已改編為四十五軍一三五師,奉命入關參加了平津戰役。1949年10月初進入湖南衡(陽)寶(慶)地區參加攻殲白崇禧部的戰役。衡寶戰役中,時任45軍135師師長的丁盛率所部打破林彪的既定部署突入敵後,被白崇禧桂系部隊四個主力師團團包圍,當時林彪已經對丁盛的生還不抱希望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丁盛竟頂住了敵人的攻擊,這使得佔據發生變化,林彪立即下令讓軍隊全部出擊,全殲敵四個主力師。經此戰,國民黨在大陸的最後一支完整的軍事集團宣告滅亡。劉伯承元帥在聽到這一戰報後,激動不已,稱這是“腰斬七軍”。135師,這隻落入虎口的羊被譽為了衝出羊群的猛虎。五十年後的今天,該部的全部戰車上還是畫著虎頭的標誌。
“虎狼之師”寫傳奇
1950年,丁盛入南京高級陸軍學院學習,在那裡,他深受劉伯承元帥賞識。1952年,一隻新番號的部隊在新中國誕生——第54集團軍。丁盛任54軍第一任軍長。
1953年6月,丁盛奉命率部入朝作戰,參加了包括金城戰役的254次大小戰鬥,取得了殲敵7000餘人的戰績。1958年,作為最後一支離朝部隊,丁盛和他的士兵們回到祖國。在參與過朝鮮戰爭後,丁盛將軍並沒有因勝利而衝昏頭腦,認真分析了我軍與美軍的優缺點,認為我軍的輕武器攻堅能力太差,無法適應美國高機動的作戰能力。
回國後,丁盛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鎮守西北邊陲。1958年,甘肅回民騷亂,54軍奉命鎮壓,這是一場虎入羊群的殺戮。1959年,西藏叛亂,丁盛率54軍鎮壓,指揮西藏平叛作戰。
中印戰爭 “瓦弄大捷”
1961年起,雄心勃勃的印度總理尼赫魯自認為看準了中國國內經濟困難的虛弱,在中印邊境推行“前進政策”,進行猖狂的武裝挑釁,襲我哨所,殺我軍民,佔我領土。中印邊境烏雲密佈,狼煙滾滾。我國外交部一再向印度提出嚴重抗議,中國政府反覆發表聲明,但和平舉措並沒有讓尼赫魯明白點什麼。
1962年夏天,印度政府為了加強反華氣氛,其國內的輿論又大肆鼓吹同中國開戰,中印邊界的緊張局勢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面對印度政府嚴重惡化中印兩國關係,並得悉印軍進入克節朗河地區建立據點後,中央軍委預料到下一步印軍的入侵規模還會擴大,於是下達了加強戰備,準備反擊的命令。出手之際,中央軍委舉薦丁盛將軍。毛澤東批准丁盛為中印邊境東線總指揮,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治委員,全權負責東線對印反擊作戰的指揮。並再次用丁盛的名字命名東線指揮部:“丁盛指揮部”,簡稱“丁指”。
1962年10月,丁盛奉命率54軍130師再度進藏,組成以軍長丁盛為首的前線指揮部,統一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的瓦弄地區作戰行動。這是一場非常嚴酷的戰爭!丁盛和他的54軍面對的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號稱曾擊敗“沙漠之狐”隆美爾軍團的正規部隊。
11月6日,丁盛率軍進抵西藏察隅,次日,率所部130師等向瓦弄印軍主力第四軍發起全線攻擊。瓦弄地區位於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為典型的高山、峽谷、密林地區,作戰條件異常艱苦。在這次戰役中,丁盛所部再次表現出了王牌部隊能打惡戰、能克強敵的特有作風,經過激戰奪回瓦弄,殲滅印軍三個營全部、一個營大部和印軍第11旅旅直分隊等部共12000多人,使這支號稱與德、日、意三國法西斯軍隊作過戰,打遍歐、亞的勁旅威風掃地。此戰是中印戰爭中最關鍵一戰也是最後一戰,史稱 “瓦弄大捷”。直到今日,在印度的軍校裡,模擬假想敵的番號仍然是“54”。
戰後,奉命主動撤至1959年11 月7日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里處。12月下旬,“丁指”返抵重慶,所屬部隊亦於戰後的第二年1月初返抵原駐地。其後,丁盛奉命在軍區黨委擴大會議上作瓦弄地區自衛反擊戰情況報告,又率員分赴四川各地作巡迴報告兩千餘場次,再率員到瀋陽、南京、廣州、蘭州等軍區彙報。一時間,丁盛及54軍聲名大振,進一步墊定了54軍在人民解放軍軍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了王牌中的王牌。
1968年2月至1977年3月,丁盛先後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廣東省革委會主任,中共九屆、十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
1999年9月25日,丁盛在廣州走完了他八十六個春秋的人生旅程。
本文據歷史資料整理。
閱讀更多 祖國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