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富裕的路不好找,變窮的路子卻是千千萬。

吃喝嫖賭抽的花樣那麼多,隨便選好一樣,就可以完美地秀一波穿越,一朝回到解放前 。

可出乎意料的是,國人們心心念唸的致富之路,卻可能是一條既痛苦又致貧的道路。

不敢相信吧?看看他——

出路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這是曾經拍攝了9.4分高分紀錄片「生門」導演陳為軍的又一部作品。

此片播出之後,便被收錄在了國外紀錄片「為什麼貧窮?」合集系列。

曾經在70多家電視臺全球播出,觀看人數超過了5億人。

唯獨就不包括我們的960萬平方公里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走上讀書的道路,無非就是那麼一個目的出人頭地

可能窮苦出身的孩子的目標低一點,為了脫貧。

然而實際上,十幾年外加大學的教育支出足以讓一個困難家庭變得更加貧窮。

女孩王盼就是如此的遭遇。

她的家在一個小鄉村,家中體型並不壯碩的父親,和失去了一隻手的母親靠裝卸磚塊賺錢。

一天下來幾萬塊磚,也還賺不到80塊錢。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一家人的希望就是王盼能考上一個好大學,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

可是無論周圍環境如何,適合學習的終究是那一小部分。

雖然在父母口中王盼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孩子,可高考的成績卻只有可憐的388分。

不過她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繼續上學。

因為在她看來,目前直接出去打工想讓父母過得好一點比較難,而讀完書再去找工作會相對簡單一些。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或許另外一個人的境遇可以告訴她事情的答案。

萬超是一所民辦三本院校的應屆畢業生,雖然算不上非常好的學校,但是終究是讀完了書。

就像王盼所說的那樣,完成了學業。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就算是三本畢業,也不像王盼所想象的那樣,畢業之後能夠掙錢養家。

萬超甚至連一個工作都找不到。

在人才市場找遍了對口的工作,不是工資太低不夠養活自己,就是自己達不到別人的要求。

他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所在的城市能夠生存

一份試用期月薪一千五的工作就能讓他樂開了花。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然而身為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工作上手終究困難。

因為熟練工半小時就能完成的問題,萬超要用很久,他沒能通過公司的考核期。

他已經借了姐姐的錢,借了朋友的錢,還租下了房子。

必要的東西也準備好了,到頭來卻丟了工作。

極度壓抑的他,在朋友的面前失聲痛哭。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在萬超看來,他所有的遭遇,沒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因為他不是211和985。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片子的英文名字別有一番諷刺的意味——「教育,教育」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受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從教育中找到出路。

而一部分和教育不沾邊的人卻能實實在在地在教育中找到了出路。

"講師"王振祥便是。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王振祥所在學校裡所有的老師都很忙,而且分工明確。

男老師就出去搞講座,而女老師就留在學校裡面打電話拉學生們來聽講座。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講的什麼?很簡單——

讀書是我們當今社會的最好出路。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講座並不是公益性質的,他們每一個講師都有自己的任務。

每一場講座,平均下來要轉換三個學生,目的是讓他們去交100塊的註冊費。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幾乎所有的優勢教育資源都在城市。

小鄉村的學生們進不了重點中學,所以只能選擇這些對於分數沒有什麼要求的"教育機構"。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他們把學生弄進來,交了錢,再弄走。

至於有沒有學到真正的東西,教得好或者不好?

根本不在考慮範圍。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說到底,他們根本不是學校。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他們的演講也有自己的套路。

開場三分鐘要講一個故事。

目的就是讓那些學生家長,跟著你在十分鐘之內把眼淚流出來。

只要把家長忽悠到手,學生就不用談了。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光靠故事還不行,還要有產品,有資質,有優勢。

專業級人力資源團隊,與四萬三千多家企業合作。

而學生畢業之後,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來自四萬三千多家企業的多達十個工作崗位的自由選擇。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實在不行,就把就業明星的視頻拿出來。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真的有這麼好嗎?

很遺憾,並沒有。

在分配工作的時候,他們首先就要把學生強制地安排到外地。

目的是什麼?

送出去的學生經濟壓力大,來回車費也貴。

即使學校給不了工作,他也會迫於生存自己找到工作,還免得這些學生回來扯皮。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招生,中國三大暴利行業之首。

在12年左右的時候,他們收取一個學生的學費是12500,有時候一招就是50個。

一年算下來,學費就能賺5000萬!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老闆是賺死了,而那些學生的家庭很可能就因此更加貧困。

因為城鎮學生資訊多,不容易上當。

他們的目標都是一些收入極低的貧困農村學生。

為了加入這類騙子學校,這些家庭牛羊之類都得賣,甚至還要賣掉房子。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更糟糕的是他們變賣家產之後,根本學不到任何東西。

就像王振祥自己所說的那樣:

你說我一個搞平面設計的,都能像搞傳銷的一樣,每個村子到處跑去招生,你說我的學生出來是什麼樣?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他每每在講臺上,宣傳著讀書學習的好處。

什麼讀書不僅能讓我們擁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更能讓我們擁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和高品質的生活。

慷慨陳詞,自信滿滿。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而在背後,他深知學生家長們的不易。

有的早上四五點鐘從四五八鄉趕來,甚至有的人趕著馬車過來。

他也深知自己所從事的,是一個傷天害理的事,自己一直是在昧著良心到處忽悠。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可是他能做的,只是在講課完畢後立刻離開,避免和家長學生過多接觸而遭受精神上的巨大折磨。

至於放棄這份傷天害理的工作,他連想都不敢想的。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為什麼?

至少在王振祥看來,這份工作是他唯一的出路

片中最令心痛的,不是萬超失去工作後絕望的痛哭,也不是王盼面臨選擇時無力的猶豫,甚至不是王振祥極其分裂地自我掙扎和家長們的勞累和辛酸。

而是最後所提及的騙子教育公司的轉型。

這裡的90後、00後,都是Loser


騙子教育公司雖然倒閉了,可是老闆把錢投到了另外一所更賺錢的學校,做得風生水起。

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

國人心心念唸的教育,早就變成了一部分人發家致富的手段。

他們的目的只是賺更多的錢,至於教育對象的未來完全不在考慮範圍。

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更多的可能在於披露這種畸形的教育形態,呼籲全民警醒。

可是時間證明,這種形態不僅沒有得到遏制,而且大有燎原的趨勢。

花大錢報培訓班,興趣班,補習班,給孩子優質的教育資源。

可是到頭來根本沒人重視你的孩子。

畸形形態的根源,是家長們的極端趨利,還是教育制度的疏漏缺失,亦或是教育破壞分子的泯滅人性。

這根本不是一部電影,幾篇文章幾段話能夠辨析和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