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和農民差距在哪裡?

天高雲淡171380886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其中有8億多的農村人口,雖然現在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在城市裡面打工,居住,成為了農民工,但本質上還是農民。



如果要說農民和工人的差距,主要區別在於一年總收入的多少,農民種糧屬於靠天吃飯的一個行業,年頭好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收成,年頭不好的時候還可能會陪上一些錢,所以這也是很多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而不從事農業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相比於工人來說,有固定的收入,根據技能所不同,工資也有高,有低,也可以說是旱澇保收的一個行業,所以現在人很多都選擇上班,而不願意去務農。

隨著國家一系列的政策,由原先的收地稅,轉變成了現在的給農補,村村通,房屋改造,土地確權等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使農民的收入總得來說提高了很多,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前農村戶口是最不值錢的,而現在如果想獲得一個農村戶口,是非常難的。特別是一些本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擁有的農村戶口,通過各種關係變成了城市戶口,現在都悔之晚矣。還有一類就是選擇了外出打工,放棄了種地,這一系列優惠政策,也和自己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關係,因為人不在農村,享受不到這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形成了不上不下的一個尷尬局面。



我國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重中之重,三農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相信未來有一天,農民和工人的差距會越來越小,各種福利也會逐漸跟上,生活質量也會越來越高,農民在未來也許是一個高尚的職業。


農事一鍋燴


工人和農民是親密的兄弟,同屬佔大多數的,廣大的勞動人民。在建國之初,工人階級在工廠上班,為建成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而奮鬥。農民兄弟在田地上耕耘,為建設農業現代化而努力。工人工做的工廠和農民上工的人民公社都是歸國有,和集體所有。工人和農民創造的剩餘價值,同樣歸國有或集體所有。

而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公務人員,國企沒有下崗的工人,和繼續走人民公社道路的農民,他們的養老,醫保都有保障,而這些走人民公社集體所有制的農民生活保障比國企的還好,不僅養老,醫遼有保障。住房,教育,也是免費。人民公社,已經發展到社會主義,按需分配的中級階段。

下崗職工和分了地的農民,在生活中同樣是弱勢群體。生活一樣堅辛,迷茫,生存壓力巨大。工人下崗後,統稱零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兄弟同在城市中打拚。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打工的堅辛路上沒有什麼不同。養老需要交養老,醫遼需要交醫保。下崗工人和分了地的農民相比,還少了一條能吃飽飯的退路,那就是土地,和免費的宅基地。所以根據現狀講,下崗工人生活現壯更加不容樂觀。


王哲140981937


那差距大了、多了去了!主要是同樣都是中國公民,城市和農村各種待遇不平等,工人60退休有退休養老金,而農民80也沒有退休金,只要能幹還得去種地養活自己。你們說差距有多大?差距又在哪裡?!


用戶10673323767


相同點都是勞動者,靠的是體力十技術。

不同點一個體制內,一個體制外。打個比喻,農民就是散養的雞,自已到處找食吃找水喝。體制內的是上架的雞,定時添料添水,

工人只管幹活,一切都是公家準備好的。只要不挺傻的都能幹就那一撇子活。農民幹活只是一小部分,幹話前必須自巳籌備一切,一點相不到,那個活就幹不了。還要多技能,全面手,不會弄的還得求人,忙活半天還不一定吃飽,農民太性難]


春風59247


農民和工人歷史以來都差矩很遠,每一個朝代統治者都想給農民一番好過,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歡喜。工人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做工都是按月或者按年領薪酬,基本上都是旱澇保收。可農民遇上好年景才有好收成,若是遇上自然zar害的年景顆粒無收,還是要倒賠上人工和成本。現社會工人和農民差別更加大,工人做工每月按照技術等級領取等級工資,而且還是公費醫療,最低可報85%。可農民雖然有新農合報銷的只有55%,可見農民和工人來比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有差距。其他不用比都可從中得知差別甚遠。


冠軍之星2


在改革開放前當上了工人是莫大的光榮,端的是鐵飯碗,記得一個女農民挖出一顆鑽石,專家取名為:常林鑽石。國家給其的獎勵是:把她招收為工人。在那個時候要想當工人,還真的是不容易,特別是農民,如果當上了工人,稱之為農轉非,那是祖墳上冒了青煙了!那時當上了工人,生,老,病,死一慨由國家承擔!工人和農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改革開放後,私營企業的發展,確實給農民帶來了生機,很多選民外出打工,雖然也和工人一樣有工資,但他們的身份仍然是一一農民工。在同一個廠裡,乾的是最重的活,拿的是最少的工資。而且在開始的時候對崗位還有很多限制,有很多工種是不能讓農民工乾的!

當然社會是進步的,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的發展,對農民的岐視也越來越少。但是目前工人與農民享受的特遇還是有巨大的差別的。比如在養老方面,工人無憮而依民無保障等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