僞裝者:於曼麗和程錦雲,對於明台的成長爲什麼不一樣?


偽裝者:於曼麗和程錦雲,對於明臺的成長為什麼不一樣?

程錦雲代表的是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是那個年代裡一種革命信仰的代表。

相比之下,於曼麗出身雖然符合城市中下貧階級,也是無產階級一分子,但是她所屬的是軍統,是有著利益與日軍相互交織的軍統的軍官。

信仰的不同,決定了於曼麗和明臺不能最終走到一起,這不僅是小說更是搬上熒幕的必要條件。


偽裝者:於曼麗和程錦雲,對於明臺的成長為什麼不一樣?

在明臺對救國的信仰產生動盪的時候,程錦雲給予明臺一條正確的革命道路的指引,而且程錦雲的出身思想境界都和明臺和貼合。

更為重要的是,程錦雲有比明臺更加堅定的革命理念,為國奉獻一切的精神,這點比起曼麗小女人的愛,更對明臺具有吸引力。

而明臺對於曼麗更多的是同情,相信最初他是對曼麗充滿好奇的,是有好感的,但在得知曼麗的身世以後這份好感轉而變為憐憫之情。


偽裝者:於曼麗和程錦雲,對於明臺的成長為什麼不一樣?

這也是給予明臺自小的少爺性格,希望戀愛的對象更是他心中完美的、獨立的、勝於自己的女人。

第一遍看偽裝者的時候,為曼麗的死哭的死去活來,糾結於明臺的愛和曼麗的死,心中久久不能釋懷。

偽裝者電視劇還有一個細節值得一提,明臺誇讚王天風的筆,卻沒有收下,說了句:“我從不用別人用過的東西。”


偽裝者:於曼麗和程錦雲,對於明臺的成長為什麼不一樣?

心中瞬間明白了,這樣一個連別人用過的鋼筆、帶過的手錶、穿過的大衣,都不能接受的嬌生慣養的富家公子哥,讓他去接受一個自小被賣、淪為妓女、得過花柳殺過人的姑娘,怎麼可能?

明臺和於曼麗兩人之間最無法逾越的鴻溝,就是曼麗的過去,即使心疼同情可以付出生命,卻唯獨不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