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讚!

每月每平方米1.67元的

物業費是不是高了點?

再降降,再降降

乾脆交一年送倆月

這樣合下來每月每平方米才1.39元

……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在門頭溝區永定鎮惠康小區

有一家這樣的物業小區

“摳門兒”程度遠近聞名

不過

他們僅限於對自己“摳”

對小區居民那可大方得很

上門維修不收服務費,還24小時待命

修路、修電梯等大額開銷不勞煩業主掏腰包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自家人服務自家人,當然得上心!

這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的物業公司,由入住惠康小區的7個回遷村自行組建而成,對外稱“小區聯管會”。7個村的村幹部擔任聯管會成員,聘用的49名物業服務人員,全部是回遷村的村民。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聯管會主任、曹各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德印說:“正是這種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創新實踐,讓惠康小區走上了運行正軌,告別了‘雞飛狗跳’的過去。”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原來,入住小區的頭3年,村民與物業的紛爭就沒停過。

我們這7個村是2014年2月至5月遷回來的,開發商在交房之前,收了大夥兒一年的物業費,可這接管的物業公司服務水平實在不怎麼樣。物業公司上崗一年,各種“不作為”讓村民十分不滿,而村民從平房裡帶來的各種生活習慣,如樓道里亂堆雜物、在小區裡圈地種菜等,也讓物業覺得無從下手管理。各種矛盾糾紛互相交織,到了第二年物業公司僅僅收上來1%的物業費。村民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更是“撂挑子”。如此惡性循環,到了2015年11月,物業公司宣佈退出。2016年,鎮裡通過招投標又找來一家物業公司,結果還是如此。“村民不相信物業公司,物業公司也沒有願意來的了。”

7村攜手成立聯管會

這種回遷小區的管理難題,在全市各區普遍存在。而在永定鎮更為突出。作為門頭溝新城的核心區,永定鎮24個村有22個村已經拆遷,並有20個村已實現回遷。回遷小區的管理難題怎麼破,對鎮黨委、鎮政府來說是一項考驗。

永定鎮黨委書記周楊坦率地說:“成立聯管會的法子,也是問題倒逼出來的。2015年,村民與物業矛盾最激烈的時候,鎮政府院子裡擠進了200多名上訪村民,鎮辦公室的舉報電話更是每天不斷,有一回,小區有一部電梯停了兩個多月,那可是20多層的高樓,上歲數的老人可不得急嘛。”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在農村,村民自治是“法寶”,可上了樓了,又是7個村、5000多人混居,中間還牽涉到不少物業服務的問題,自治的效力似乎就不容易發揮了。

永定鎮黨委政府的破解之道是讓7個村攜起手來成立“聯管會”,用7個村聯合自治的方式,實現自我管理。聯管會的主任、副主任,由7個村的村支部書記、主任自己選。最後選出來的3位主任(一正兩副)都是為人正直,在村裡有影響力,或者具備一定物業管理經驗的幹部。


共同出資成立“惠康”物業公司

惠康小區聯管會於2017年4月30日正式上崗。鎮裡也沒做“甩手掌櫃”,為7個村每個村出資10萬元作為聯管會的啟動資金。7個村也各自拿出一部分資金,以股份制的形式組建了一家名為“惠康”的物業公司。

垃圾清運、管道疏通、綠化補植、電梯維修……物業公司成立後,解決了一批村民反映強烈的問題。發揮鎮綜治、各村“兩委”幹部和樓門長的作用,樓道里亂堆雜物、小區裡圈地種菜、私裝地鎖的現象也得到有效整治。與此同時,比著商品房物業公司的服務標準,小區保潔員、水電維修工、客服接線員等也悉數上崗。8個月後,聯管會進行問卷調查,

村民的滿意度達到80%以上。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到底滿不滿意?收繳物業費的時候才見真章兒。既然是公司,不可能長期透支運營,今年1月份,聯管會就物業費怎麼收、收多少的問題開了若干次會議,參與討論的還有鎮黨委政府幹部和各村村民代表。

聯管會副主任、貴石村黨支部書記周玉說:“我們成立聯管會根本目的是惠民、便民,從性質上來說完完全全是公益的。經過七八次討論,一降再降,最後決定把物業費定在1.39元每月每平方米,比起2014年的物業費降了0.73元,沒有任何利潤空間,在門頭溝的新小區裡是最低的。”


服務力度>物業費

今年2月份,惠康小區啟動收繳2018年度物業費,短短一個月時間裡,90%的住戶都繳納了費用。

住在惠康小區4區7號樓的貴石村回遷村民何連立大媽說:“這一年多來,找聯管會反映事兒就從來沒有推諉扯皮的時候,並且好些物業員工就是住在一個樓裡的老街坊,隨叫隨到,像水龍頭壞了,燈泡憋了,打個電話,樓裡的小楊子(維修工楊順)馬上就來了。”

有了物業費,公司就有了可持續運轉的保障。可聯管會照樣把運營成本支出卡得死死的。一方面,物業的每一筆大額支出必須經過7個村的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另一方面,物業公司自己也在拼了命的壓低成本。

就拿維修工程組來說,就小區規模來說,至少得配16個人,可我們就招了8個,一人幹倆人的活兒,每人月收入才3000多元。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這麼“摳”的待遇,在外頭很難招到人,可本小區的49名物業員工卻幹得挺歡。這一年多來,他和同事們已經為小區居民解決大小問題1600多件。

惠康小區如此,與惠康小區同步組建聯管會的小園一區也是如此。小園一區由永定鎮的3個回遷村組成,2018年度物業費收繳率達到98%,其中白莊子村物業費收繳率100%,這在商品房小區是很難想象的。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周楊說:“鎮黨委政府則發揮監督作用。鎮幹部休息日不打招呼直接進回遷小區檢查在永定鎮已經是常態,發現問題立即要求聯管會整改,以保證每位回遷村民都能享受到優質的物業服務。”


以這兩個小區為開端

“聯管會”機制已經覆蓋到

永定鎮15個拆遷村

今後將覆蓋到鎮域內所有回遷小區

每個回遷小區的物業費標準都一樣

只向村民收取不含任何利潤的成本價

在門頭溝有這樣一家“摳門兒”的物業,居民卻紛紛點贊!



記者:王海燕

通訊員:趙盈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