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新零售加速Lab」觀點速讀:20年老炮兒的新零售打法

艾瑞「新零售加速Lab」,30多位新零售業界精英的新零售盛宴,近距離聆聽銀河系創投合夥人蔡景鍾觀點,深度學習“心”零售打法。

蔡景鍾

艾瑞「新零售加速Lab」觀點速讀:20年老炮兒的新零售打法

蔡景鍾,銀河系創投合夥人,曾任沃爾瑪、華潤、五星控股高管。憑藉多年的零售企業管理及大企業的併購經驗,有康眾汽配、匯通達、孩子王等諸多成功投資案例。

銀河系創投是關注B2B領域的早期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以供應鏈為依託的產業電商和新零售項目,是國內最活躍、最專業的B2B投資機構之一。銀河系創投LP構成為一線投資人和知名母基金。

“未來,只有佔領用戶心智的零售,才有真正的護城河。”在銀河系創投合夥人蔡景鍾看來,新零售不僅僅是佔領無人收銀、電子貨架標籤等智能硬件的改造,更是佔領心智的零售。如今是新零售的變革期,“店商”對“電商”的反擊戰已打響,很多疑問仍然撲朔迷離:

實體零售店集體大逃亡,卻為何半路夭折?

新零售新從何來,具體需要攻破哪些難題?

顛覆行業的野蠻人不停出現,如何面對未知對手?

……

艾瑞「新零售加速Lab」觀點速讀:20年老炮兒的新零售打法

口述丨蔡景鍾

實體店“大換血”,卻死在了技術和思維上

新物種不斷湧現的時代,實體店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轉型是等死,轉型可能死得更快。

一是死在了不知道顧客是誰,說到底是技術沒跟上。表面看來,便利蜂和711都是便利店。但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便利蜂有上千人的IT團隊,軟硬件都是自己研發,他們是在用數據重構整個便利店業務,多維度的顧客數據都會沉澱下來,可想而知,便利蜂從一開始就不只是想玩一個小的便利店而已。

另一個故事關於創始人思維。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曾這樣袒露心跡: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黃明端一手創辦大潤發,創業20年,他將大潤發做到了中國零售業第一。黃明端曾戲稱,他在潤泰集團紡織部如魚得水時突然被委任負責全新的零售業務,是命運跟他開的一個玩笑。可就是因為這個玩笑,讓他在大陸的零售業中開創了一個時代。

黃明端接受委任時已41歲,中年再出發,進軍毫無經驗的全新市場,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可他有自己獨特的打法:先模仿、再超越。他曾對媒體說:“我的生鮮一部分買貨操作是學美國的,但是整個商店的設計是學歐洲的,商品的選擇是學大陸。”大潤發從剛開始模仿歐洲零售業巨頭萬客隆,到複製家樂福的大賣場經營模式,後來又深入學習歐尚的運營模式,最後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大潤發”模式。

黃明端帶領大潤發一路開疆展土,2011年,戰勝了沃爾瑪、家樂福等勁敵後,大潤發與歐尚合併為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

正當大潤發一路高歌猛進,在零售業笑傲群雄的時候,黃明端怎麼也沒想到,時代給他的是一記毫無還手之力的“降維打擊”。大潤發沒被沃爾瑪、家樂福幹掉,卻被互聯網的電商大潮席捲一空,輸得片甲不留。

“剛開始的時候,我對電商是不屑一顧的。”黃明端坦言,“電商燒錢的邏輯不符合商業規律。”但巨大的時代力量一點點將固有的現狀打翻重建,也讓黃明端不得不認真思考當下與未來。為迎合互聯網電商大潮、對標天貓京東,大潤發誕生了“親兒子”—飛牛網,

但開張不到四年就虧損了13億。

今年3月,在天貓、淘寶、盒馬等阿里業務板塊的配合下,大潤發啟動了數字化改造,兩家公司正式開始系統的對接。黃明端也坦言:阿里是新零售落地最好的合作伙伴。

大潤發的結局,正是應了《三體》裡的一句話:我要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實體“心”零售,佔領顧客心智

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在實體對電商的反彈過程中,很多從“心”出發的公司崛起了。他們善於用會員制深耕單客、不斷激活個體,本質上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洞察,有效解決了傳統實體店“不知道用戶是誰”的普遍問題。

艾瑞「新零售加速Lab」觀點速讀:20年老炮兒的新零售打法

蔡景鍾在艾瑞「新零售加速Lab」現場演講

傳統零售行業在變更,山姆會員店是成功的模式之一。深圳一家山姆會員店,全球銷售額最高,一年賣20多個億。這是什麼概念,如果只看數字,這家店可以單獨上市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其商品毛利只有十幾個點,主要靠會員費賺錢。用戶心甘情願買會員,原因在於山姆會員店做到了“三控”:

上游控產品,他們有大量的自有品牌,只體現產地名稱不體現廠家名;

下游控終端,因為是基於會員體系的運營,顧客會考慮如何把200多塊的卡費賺回來;

終極控心智,商品品質放心,用一句話形容是“不用挑,閉眼睛往購物籃扔就行”。

另一個案例是我們投資的公司,孩子王。在萬達有幾千平方米的母嬰實體店,表面上和其他母嬰店沒有區別,但人氣卻更旺。

它最大的不同在於:98%的銷售是會員產生的。從產品設計到銷售完成的整個週期,有完整的流程把控:總部設計產品後要求開店前必須先售賣掉5萬個會員,強銷售導向對開店來說是個巨大的門檻,極其考驗店員的地推能力;開店後的運營階段,店員的工資和提成掛鉤,他們的角色類似於保險公司的顧問,有一套完整的、全透明的線上運營程序,每個店員都能看到自己能掙到多少錢。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孩子王的店員只負責把用戶吸引進來,屬於顧問而不是推銷員的角色。用戶進來了卻沒產生任何購買行為,是產品設計和品類選擇等原因,而不是店員的責任。這就從源頭上控制了產品質量和品類篩選。

除了常規的購買行為,給顧客創造價值外的意外驚喜,也是孩子王常做得事。各種線下親子活動,能夠為店鋪附加額外的服務價值。

隨時可能出現野蠻人,他們玩得是“跨界”

最後講講野蠻人的問題。我們分析過新零售之都福州的一家本地企業:樸樸超市。

它是用典型的平臺思維,把線下流量挖到線上,簡單講就是每日優鮮模式,但客戶群不同,樸樸用戶是二三線城市的大媽。我們看下它具體的打法:

用社區電梯廣告搶佔用戶心智,比如使用“1毛錢雞蛋半小時送貨到家”這類廣告語;

30個前置倉,基本上覆蓋了福州80%的市場,本地供應鏈全打透,1天最高能做到10萬單銷量。

永輝為此很焦慮,也於近期推出了前置倉運營及多種拉新優惠活動,以此從線上阻擊樸樸超市。但“穿鞋的學不了光腳的”,效果並不明顯。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曾說:你戰勝了已知對手,卻可能輸給未知對手。樸樸超市創始人是廣告人出身,根本不是做新零售的。他的思維模式是“把線上流量導到線下”。通過反常規的方式成功,也許他們根本沒指望通過新零售商品賺錢,賺得是別處的錢。

另一個程咬金是現在大家熟知的luckin。它的生產是由大數據計算後嚴格控制節奏的,每天做多少杯、每個時間段做多少,都是有計劃的。通過快速佔領附近寫字樓場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效率。

新零售機會點預測

1.線下流量導到線上,眾多實體店被大平臺投資、收購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2.2B產業互聯網的爆發,主要創新點在於生鮮、小型、近社區和爆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