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沒有「我」,誰是修道的獲益者?

既然没有“我”,谁是修道的获益者?

既然没有“我”,谁是修道的获益者?
既然没有“我”,谁是修道的获益者?

主講 | 雪歌仁寶齊

《入行論》第六品第三十二偈頌:

由誰除何嗔,除嗔不如理。

嗔除諸苦滅,故非不應理。

第三十二偈前兩句是他宗的諍論,後面兩句是寂天菩薩或者自宗中觀的答覆,這一偈可以這麼理解。

他宗是誰呢?從第二十二偈開始一直破除補特伽羅我,我們講到修諦察法忍、對治嗔恨心的時候,執著有一個生起嗔恨心的對象——那個討厭的人——在那裡,實際上如果我們理智觀察的話,確實是找不到的。所以,從第二十二偈開始就一直破除數論派和勝論派主張的補特伽羅我。

破了這個之後呢,現在他宗返回辯論。

辯論什麼呢?如果說沒有這個“我”的話,就會變成完全斷除嗔恨心或者說完全斷除一切煩惱的果位——無法安立這個,因為沒有“我”,誰來得到這個果位?就是這樣的一個諍論。

第二句這裡講到“除嗔不如理”,意思就是“斷除嗔恨心的境界”本身無法安立,因為沒有“我”,誰來得到果位?為什麼沒有誰得到果位?理由是第一句“由誰除何嗔”,意思是誰來去除嗔恨心?

因為自宗對他宗一直說找不到有一個人來去除嗔恨心。一樣地,他生氣的對境——這個人也不在,所以“何嗔”就是所要去除的嗔恨心無法安立。為什麼呢?因為所要去除的嗔恨心在那個人的心續中,那個人不在了,嗔恨心生起的對境、生氣的對方那個人也不在,所以生氣者也不在,生氣的時候所緣的對象也找不到,所以“何嗔”,嗔恨心無法安立,誰來去除嗔恨心也無法安立,兩個都無法安立。

這裡說嗔恨心的去除者也沒有,所要去除的嗔恨心也沒有,所以第一句“由誰除何嗔”是理由——依此理由,後面已經去除嗔恨心的境界——解脫或者涅槃、斷除一切煩惱的那種境界就無法安立,就這樣子展開辯論。

後面兩句是自宗的答覆,隆蓮法師翻譯的比較完整。如石法法師翻譯的我不太清楚,有的時候不得不這樣參照一下。

若爾以誰遮邏誰,今為遮止亦非理,

依此能斷諸苦流,是所許故理無違。

隆蓮法師翻譯的跟藏文能對得起來,就是“依此能斷諸苦流,是所許故理無違”這兩句,這是自宗對他宗的答覆。主要是最後面那句“無違”,是說我這邊沒有相違,我這邊講的道理沒有矛盾。他宗說自宗講的有矛盾,自宗答覆說我沒有矛盾。

他宗點出來的矛盾是:自宗一邊說沒有這個“我”,一邊說希求能夠得到斷除煩惱的解脫果位,這兩個是有矛盾的。自宗說,這兩個道理沒有相違。為什麼呢?“依此能斷諸苦流”是所許的緣故。自宗所承許、所主張的是,“依此”,依我(自宗)講的這個空性或者是緣起的道理,才能夠安立斷除苦流、脫離輪迴的涅槃果位。

怎麼理解斷除苦流、脫離輪迴的涅槃果位可以安立呢?自宗一般講斷除煩惱得到涅槃的果位,實際要斷的是執著心。不管貪心、嗔心、一切的煩惱都是跟執著心綁在一起,所以要斷除執著心。

執著心斷除的時候,不可以有“這個是輪迴,那個是涅槃”的分別和執著心,如果內心裡面有這樣子的執著的話,等於你內心裡面還是會有對輪迴不舒服的感覺存在。就像說“這個是我的朋友,那個是我的仇敵”,有這樣的認知說明你的執著心還在,這個執著心一直在的話,你就不可能得到遠離整個煩惱的境界。所以我們內心裡面不可以有“這個是涅槃,那個是輪迴”,“這個是我的親友,那個是我的敵人”的分別,如果一直有這種分別執著心的話,你就不可能得到涅槃的果位。

這裡講的“依此”,“此”指的是哪一個呢?就是前面說的誰來生起嗔恨心的補特伽羅——沒有“我”,那個生氣的對象也沒有補特伽羅我,未來得到涅般的補特伽羅也沒有“我”,不管輪迴的階段還是涅槃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沒有一個補特伽羅“我”。完全沒有補特伽羅我,完全不執著,依靠這種完全不執著的力量,才能夠斷一切的輪迴和苦流,所以“依此能斷諸苦流”。自宗是這麼承許的,所以說“是所許”。依這樣的緣故,你(他宗)說我(自宗)的道理有矛盾或非理——並沒有矛盾,並沒有非理,故說“理無違”。這是自宗對他宗的答覆。

我們看如石法師翻譯的“嗔除諸苦滅,故非不應理”,意思是我這裡沒有不合理,因為“嗔除諸苦滅”的緣故。我們能夠安立嗔恨心去除,一切的苦才能夠滅。但是藏文裡的解釋從如石法師的譯文裡面確實完全找不到,跟隆蓮法師的譯文對照起來差異很大。實際的意義就是我講的這樣子。

既然没有“我”,谁是修道的获益者?
既然沒有“我”,誰是修道的獲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