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出道十一年,变天后,不再是理想。千禧年,香港歌坛一对青春女子组合twins出道,靓丽的外形,清纯的形象加上朗朗上口的歌曲,一时间内风靡两岸三地。不过在当时,无论是众多粉丝,还是在背后力捧其上位的英皇公司,对twins的定位也无非是潜力组合,未来之星。没有人预料到十几年后这两个女生背后居然背负了那么多香港娱乐圈的“绯闻”和恩怨。

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直到今天,对twins的评价依然还显得有些两极分化,对喜欢她们的人来说,她们是自己的信仰,是自己年少的偶像,而在不喜欢她们的人眼中,她们几乎毫无唱功可言,只是日薄西山的香港乐坛中众多靠脸吃青春饭的歌手之一罢了。而她们的存在,也成了许多人指责香港乐坛江河日下的“佐证”。可是对于粉丝来说,情怀二字足以让她们成为无数人心底的朱砂痣,有不足又如何,只因为她们唱的是我们的青春。

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在电影频道无意中看到了twins主演的同名电影《下一站天后》,当时真的以为她们俩是姐妹,而且都长的那么美那么舒服,剧情大概是讲默默付出的一个配音歌手和一个歌星,好像还有谁得了绝症什么的,最后舞台上那首下一站天后的歌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首单独的歌,以为只是电影里面的一首歌而已。

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作为同名电影的主题曲,《下一站天后》巧妙地一语双关,“天后”二字,既是香港的一个地铁站,又同样是两位初出茅庐所奋斗的目标。但词作者黄伟文显得异常冷静,星途确实是一条华丽的路,但这条路确实不平坦,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成为明星,不只是人前的风光无限,更意味着活在大众的指点和批判之下。如果用一个比喻,我会把做明星比作“衣着靓丽在高处走钢丝”。

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成为明星,同样也意味着告别普通而平淡的感情,在各种演唱会,各大签售会…红毯上,聚光灯下,俊男美女们谈笑风生,但这不过只是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工作,与其说是笑容,不如说是肌肉记忆。一旦走上这条路,连普通情侣间在大街上的一个拥抱,都成为奢望。

人都是得陇望蜀的,物质上的满足不会弥补精神情感上的空虚,物质堆砌的生活之下还是渴望一段温暖而踏实的感情。

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一语成谶,娱乐圈仿佛有条潜规则,那就是偶像是不能结婚的,所以,“变新娘”自然是“理想”。但阿Sa为了爱情,打破了这一规则,这一次义无反顾的英勇,换来的并不是“有奖”,而是事业婚姻的滑铁卢:2010年,蔡卓妍婚变的消息震惊了娱乐圈,和郑中基隐婚多年的消息自然也占据了各大娱乐版面的头条,她本人也立马身处舆论的漩涡之中,事业也不可避免的大幅下滑。

twins出道时的作品就预兆了成名后的坎坷,歌迷说这代价也太大了


作为twins出道之初的作品,歌词中也蕴含了词作者对两位娱乐圈新人希冀和忠告:通向天后的路崎岖坎坷,会跌倒会受伤,但,且行且珍惜。但很多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一个婚变,一个艳照门,让两人成了不知道多少人茶余饭后的笑料,“天后”的肩膀要承受这许多,未免显得太过残酷,但这就是娱乐圈,或者说这就是成名的代价。

2012年初的黄伟文作品展演唱会上,twins再次合体,演唱了这首《下一站天后》。老实说,在这场演唱会上,二人的嗓音都非最佳状态,但还是能让歌迷潸然,年过而立的二人,嗓音早已退却了青春少女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过境千帆后的沧桑和成熟,配着这首嗓音不算完美的现场版,脑海中闪过自己青春年少时的一幕幕,不觉泪目,歌曲可以暂停倒带,青春却已经停留在上一站一去不回了。可以了,只是不能再听这首歌,不能听年少时的爱豆唱,在时代的广场,谁都总会有奖。没有。

或许我们也该如台上的twins一样,时过境迁,在青春这面镜子里,我们有没有照到现在这个更成熟的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