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 四川貧困縣「摘帽」由「國考」改爲「省考」

今年起 四川贫困县“摘帽”由“国考”改为“省考”

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驗收考核培訓會現場 攝影 王林

四川在線消息(王林 記者 侯衝)9月28日,我省脫貧成效迎來年度“大考”,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驗收考核培訓會召開當日,標誌2018年四川省貧困對象退出驗收考核工作正式拉開大幕。記者從現場獲悉,從今年起,四川貧困縣“摘帽”不再由中央進行全覆蓋專項評估檢查,改由省級組織實施。

具體而言,貧困縣脫貧成效將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明年6月,中央將按20%比例對我省貧困縣“摘帽”質量進行抽查。這意味著貧困縣“摘帽”驗收從國考變為“省考”,也是鼓勵因地制宜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強化省負總責的擔當 。

“監考權從中央下放至省,強化省負總責,並不是說我們的壓力輕了,反而是責任更重、壓力更大了。”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四川經過兩年來的實踐探索,驗收考核體系逐漸成熟。

2018年我省將有100萬貧困人口、3500個貧困村、30個貧困縣迎接“大考”。省扶貧移民局考核處處長薛兵介紹,今年我省脫貧攻堅驗收考核方式、評估範圍以及信息化手段上做了改進。

“考核方式上,針對不同地區脫貧攻堅的進展情況制定不同的考核內容,增強考核科學性。”薛兵解釋,今年將按照已摘帽縣、計劃摘帽縣(專項評估檢查結果)、深度貧困縣、貧困縣,沒有年度減貧任務、有減貧任務非貧困縣六個類型,分別設置不同考核內容和指標權重。

退貧驗收方面,改進以考核年度脫貧人口為主要評估對象,縮小評估範圍。《四川省2018貧困退出驗收實施方案》明確了主要評估“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弱化收入調查,改算收入為核收入,簡化評估程序。“改進滿意度評估方法,納入貧困戶鄰居、駐村幹部等調查對象的評價進行滿意度綜合評價,增強客觀性,防止隨意性。”薛兵說。

“黑科技”首次用於我省脫貧攻堅精細化管理中,成為提高驗收考核效率的一大武器。我省已開發了考核評估數據採集和分析系統,目前已基本完成194萬戶貧困人口信息地理信息採集工作。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透露,依靠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村組幹部等實時錄入和更新,在幫扶、督查、驗收考核等工作中對脫貧成效進行動態監測,調查員可通過系統實施精準評估檢查,確保脫貧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