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關於一件清代鐵葉鎧甲的歷史考據

劉 嬌-文

【摘 要】大清以武立國,滿清的創立者,清太祖努爾哈赤帶著13副鎧甲和不到一百名士兵開始闖入歷史的舞臺,最終建立功業,奪取天下。由此,清朝對盔甲極為重視,格式也極為講究。本文以錦州市博物館館藏的一件精美的繡金四爪龍鎧甲為例,推理分析該件鎧甲的歷史來源。

【關鍵詞】清代 鐵葉鎧甲 繡金龍紋飾 歷史考據

在我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登錄的工作中,筆者發現有一個文物名稱是“鐵葉鎧甲”的藏品,照片資料不完整,通過照片根本分辨不出這件藏品的樣貌,需要補錄照片。筆者在文物藏品庫中尋找,在一個大木箱子上找到這件藏品的編號。打開木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個鐵製的頭盔,頭盔下是破損的鎧甲。筆者把頭盔一個個搬出來,很沉重,可等筆者往外拿那一塊塊鎧甲殘片時,才發現頭盔還算是輕的。筆者在地上鋪上白圖畫紙,一共鋪了六七張大紙,才夠把拿出來的東西在上面鋪開。根據鎧甲的材質、紋飾圖案一共整理出三套破損嚴重、不完整的鎧甲。其中有一套鎧甲的精美程度讓人吃驚,引起了筆者極大的興趣,進而對這件清代鐵葉鎧甲進行了認真的考據。

此鎧甲為清代鐵葉甲,上衣長79釐米,胸寬73釐米,袖殘長30釐米,下裳腰圍100釐米,高83釐米。頭盔通高22釐米(殘缺),直徑21.5釐米。這件鎧甲由上衣、下裳、左右護肩、左右袖、左右護腋、前遮縫、左遮縫組成(圖1)。甲衣雙肩各裝有綴鎏金龍紋銅製護肩一個,兩腋各系一片雲頭狀護腋,腹部佩一片梯形護腹,即前遮縫,也叫“前擋”。腰間左側也佩同樣的配置,即左遮縫,也叫“左擋”。右側因有箭囊遮擋,則不設這種配置。圍裳分左、右兩幅,穿時用帶子系在腰間。鎧甲由紐扣及帶子連綴成一整體。鎧甲為藍地人字紋棉,棉布有暗雲紋,石青緞緣,棉布上有規律地佈滿銅鍍金的泡釘。上衣左、右襟各以金線繡一條升龍,龍身用紅、綠線勾邊,火焰雲用金線勾邊。雲紋的顏色各異,以綠色、墨綠色為主,四合如意雲紋則用粉、粉紅、紅、月白、藍色等,靈芝雲紋用粉、紅色等。上衣背面居中繡一條正龍,下襬繡有平水、壽山、海珠、雜寶、珊瑚等紋飾,配以綠、淺綠、藍、深藍、月白等顏色,雲、水都以金線勾邊(圖2、圖3)。左、右半圓形護肩上各繡金龍一條,護肩接衣處有三個銅製帶扣以方便連接。銅質護肩上飾鏤空金累絲雲龍紋及八寶吉祥圖案,並鑲嵌珊瑚珠、青金石、珍珠、綠松石等,鑲嵌的珠寶大部分已經遺失,只有一個護肩上還剩有一顆珊瑚珠、一顆綠松石(圖4)。左、右護腋繡八寶之一傘(圖5)。前擋、側擋各繡一條正龍及平水、壽山、如意雲等紋飾。左右衣袖外連綴弧形窄鐵葉若干片,共有四部分連在一起構成袖筒。衣袖下部連接處藍緞上也繡八寶吉祥圖案,衣袖殘缺不全只剩很短的一部分,鐵質的袖腕部繪有描金八寶紋飾。下裳分左、右兩幅,前後開氣,表面有橫向排列的多個長方形鐵葉小片。鐵葉從上而下綴鐵葉五重,第一重有鐵葉37片,第二重38片,第三重41片,第四重43片,第五重45片,左右共計408片。每重鐵葉間以鍍金銅釘和彩繡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寶圖案相隔。下裳共繡行龍六條,前後開襟處各繡一條行龍,裙底兩條行龍,相對的龍首間繡火珠、骨飾雲、四合如意雲等紋飾,內敷鐵葉。

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圖1 鎧甲全貌

頭盔為鐵質,頂盤、前後梁、護額等均飾鏤空金累絲雲龍紋和如意雲紋,盔上前後梁飾兩道金梁,各嵌飾一條鏤空金累絲降龍,金飾上鑲嵌的珊瑚珠、青金石、綠松石、螺鈿珠、珍珠等已缺失。護額上繪有描金八寶圖。護項缺失。護耳、護頸均為藍地人字紋錦,石青緞緣,佈滿銅鍍金的泡釘。護耳上面有金線繡的一條升龍及火焰紋,在龍頭下有一圓形銅鏡之類的鑲嵌(不知此物是不是隻有裝飾作用)。護頸上有金線繡的一條正龍,龍身用紅、綠線勾邊,火焰雲用金線勾邊。纓管下部為鏤空金累絲盤龍鼓形盤,管頂已缺失(圖6)。

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圖2 鎧甲上的龍紋

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圖3 鎧甲上的龍紋

清代前期裝備的鎧甲來自於明代中後期軍隊鎧甲的設計。明朝的鎧甲也是受蒙古的影響,最早開始普及棉甲的正是蒙古軍。這種棉甲比較輕,適合長距離作戰還有保暖的作用。八旗鎧甲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防護能力和外部裝飾都有進步。清代大量使用的鎧甲是棉鐵甲,表面是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金屬甲片鑲在裡面,布裝飾外面,然後在布的表面上用銅釘固定。棉鐵甲看上去就像一件棉大衣一樣,具有一定的防寒性,其柔軟堅韌的特性也很適合騎兵使用,對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禦能力,可以起到十分好的防護作用。

八旗盔甲都是棉夾鐵複合甲。棉為絲綿,溼水後反覆敲打,成為薄片,單是一層絲綿絮溼水後就能抵禦火槍的遠程射擊;中間的鐵甲名“哈片”,則用於抵禦冷兵器的砍刺;裡子為絲綢,密度大,能給箭鏃或鉛彈帶來較大的阻力,萬一射入後,金屬物隨絲綢嵌入肉體,拔箭頭和挖鉛彈時比較容易。這種盔甲對傳統冷兵器和火器有較好的防護。如果認為這種看上去像棉大衣一樣的鎧甲(棉甲),抵擋不了刀砍槍刺,其實是極大的誤解。棉甲的外表是比較厚實的棉布,在棉布裡面為兩層高壓棉絮夾鎖甲鐵片,鐵片長7~8釐米,寬5~6釐米,不漏一點空隙,近乎完美地用銅釘從外面固定住。棉甲集合了現代防彈衣及防刺服的兩大功效。而且有防禦全面、輕便、靈活、耐寒,性能強等特點,實際上是一種性能非常好的鎧甲。

八旗軍的頭盔不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成,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銅或鐵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繡紋飾,並綴以銅或鐵泡釘。

清代前期的鎧甲實用性非常強,到了清代中後期,鎧甲逐漸以綿甲為主,以棉布為裡,以綢緞為面,中實絲綿,專用於檢閱,更注重裝飾性。

早期的八旗以紅、白、橘黃、藍為基本色,配上相互錯開的四色鑲邊,組成八旗服色,並根據服色確定旗名。甲衣正黃旗統身黃色,鑲黃旗黃地紅邊,正白旗統身白色,鑲白旗白地紅邊,正紅旗統身紅色,鑲紅旗紅地白邊,正藍旗統身藍色,鑲藍旗藍地紅邊,全身一律鑲有銅質泡釘。由此可以推斷出這件藍段繡金龍的鐵葉鎧甲應是清早期的正藍旗的鎧甲,而且是經過戰火洗禮的實用鎧甲,因為此鎧甲戰裙下部有火燒的破洞。

清朝統治者一直對自己的民族服飾有著獨特的理解。特別是他們不僅認為鎧甲是祖先的傳統,而且認為這是他們屢戰不敗的重要因素,所以對鎧甲服飾的繼承和發展極其重視。清代八旗盔甲種類繁多,何種級別的官員穿何種盔甲,均有嚴格規定,不可稍有逾越。《大清會典圖》記錄的清代盔甲有十二種樣式:一,皇帝大閱盔甲;二,皇帝隨侍盔甲;三,親王盔甲;四,貝勒、貝子、固倫額駙、入八分公用盔甲;五,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散秩大臣、公侯伯子男、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和碩額駙、郡主額駙、文一二品、武一品、八旗都統、副都統、前鋒都統、護軍都統、直省總督、提督、巡撫、總兵用盔甲;六,文三品以下、驍騎參領、郡君額駙、縣君額駙、鄉君額駙、直省副將以下官員用盔甲;七,前鋒參領、侍衛、護軍參領、王府長史、典儀用盔甲;八,武狀元盔甲;九,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用盔甲;十,前鋒、護軍、綠營、驍騎兵丁用盔甲;十一,護軍校、驍騎校、前鋒、護軍用綿盔甲;十二,鎖子甲。

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圖4 護肩

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圖5 護腋

後金(清)政權誕生伊始,國家就開始建立各項封建禮制,對汗王(皇帝)、王公貝勒、文武百官的服飾定製也開始產生。崇德元年(1636)五月,皇太極將國號由大金改稱大清,並制定了一系列宮廷服飾制度,對貴族及其家眷的冠帽、服裝、配飾等詳加規定,最後強調:“其衣服、馬鞍、轡頭、馬韂(chan)、翎管、坐子,有仿上越分備用五爪龍、鳳凰、黃緞者,概行禁止。不得穿用黃衣,倘有先製成者,俱令拆毀。上述各項,倘有仿御用式樣仿造者,著嚴行禁止。”

大清開國皇帝皇太極明確提出:除汗王(皇帝)之外,任何人“勿服黃緞及縫有五爪龍等服。若系汗所賜者,方許服用”。皇太極在服飾上的訓令,即服裝用色和服裝紋飾,一直是後代皇帝始終遵行的法寶,“明黃顏色”及“五爪龍紋”在《大清會典》中被確定為皇帝專用,成為皇帝服飾高於諸王、貝勒服飾的特殊標識。

龍作為皇族象徵,在中國服飾中一直非常講究。清代服飾對龍紋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從《滿洲實錄》一書的繪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努爾哈赤及八旗貝勒服飾上已經具有明顯的龍紋圖案,表明龍紋已是女真貴族特殊身份的一種標識。清代親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龍袍,而貝勒是蟒袍。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在清代早期,因承繼明代的服飾,有五爪龍,皇帝專用;有四爪龍,王爵專用,不過當時把四爪龍叫蟒。但多數資料認為,蟒則形類龍,不僅以四爪別於龍之五爪,而且顏色不同,龍是金黃,而蟒是藍色及石青色。“蟒”與“龍”紋區別之處還在於龍角足皆備,蟒無足無角。清順治之後,才對龍紋的規制更加明確。據《大清會典》記載,親王的朝服的顏色只能用土黃或者暗黃,不能是明黃,而龍必須是盤龍或者降龍,不能是升龍或者正龍。

根據此件鎧甲上繡金四爪升龍及其精美程度推斷這件鎧甲的主人級別應該很高,由該件盔甲引發對歷史來源的推理性分析。

根據資料和相關人士的回憶,該盔甲為原東北博物館撥付,因為歷史資料殘缺,已經無法對其真實歷史進行研究。筆者僅憑其外形特徵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參考。一是布面為純藍色,確定為正藍旗;二是由紋飾的四爪龍,分析應為郡王或親王;三是盔甲上火燒痕跡,主人應該參與過慘烈的戰火洗禮;四是與遼西特別是錦州有一定的歷史關聯。

由此四點進行合理推測。因為受慘烈的戰火洗禮,我們將其主人定為清早期。只有這一時期,清朝的皇族才能親自參加一線作戰。八旗又有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區別。清順治之前,上三旗為正黃、鑲黃、正藍三旗。順治初期,正藍旗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順治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清順治之前的正藍旗旗主分別為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努爾哈赤第五子莽古爾泰、皇太極長子豪格、多鐸之子多尼。這四任旗主只有莽古爾泰和豪格曾多次參戰。

莽古爾泰(1587—1632)正藍旗第二任旗主,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五子,英勇善戰,天命元年(1616)受封和碩貝勒。在天聰元年(1627)的寧錦之戰中率軍攻擊明軍右屯衛,接著又以偏師守衛塔山的糧運,其後進軍通州,逼近明都北京,大破山海關前來的明朝援兵。天聰五年(1631),莽古爾泰跟從大軍圍攻大淩河,跟從皇太極攻擊明軍,俘虜張春等人。在合圍大淩河時,莽古爾泰向皇太極上奏所率部隊被明軍重創,而被皇太極責難,莽古爾泰拿起佩刀數次怒視皇太極,其後以大不敬之最被奪其爵位。天聰六年(1632)十二月,莽古爾泰因氣鬱攻心,暴病而亡,時年四十六歲。

看看精美而又威武的八旗鎧甲


圖6 帽子

豪格(1609—1648),第三任正藍旗旗主,清太宗皇太極之長子。初封為貝勒,天聰元年(1627)皇太極即位為後金大汗之後發動了寧錦之戰,豪格在錦州與明軍大戰,擊敗了明軍。天聰六年(1632),晉封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1636),晉封為和碩肅親王。崇德五年(1640)六月,皇太極為了長期圍困錦州,豪格奉命和多爾袞一起在義州屯田,豪格率軍擊敗了來犯的明軍,攻克很多城池。又在杏山攻擊洪承疇的兵馬,與多爾袞一起包圍了錦州。但是因為離開錦州城到遠處駐紮,被遣回家中,降為郡王。後又和豫親王多鐸一起擊敗了寧遠的明軍,斬殺明將金國鳳。崇德六年(1641),清軍再圍錦州,豪格攻擊松山及山海關的明朝援兵,截獲戰馬五百餘匹。崇德七年(1642),圍困在松山的明將夏承德秘密派人前去清軍大營請降,豪格派遣左右翼兵馬在夜裡爬梯進入城內,擒獲了洪承疇及巡撫邱民仰等人,斬殺明軍軍官一百餘人、士兵一千六百多人。又和濟爾哈朗一起攻克塔山,取得了松錦大戰的輝煌勝利。戰後因為軍功重新晉封為親王。順治元年(1644),因為中傷多爾袞被削爵,之後跟隨清軍入關。清定都北京後,仍封肅親王。順治三年(1646),被授為靖遠大將軍出征四川,同年滅張獻忠政權。順治五年(1647)三月,被多爾袞構陷削爵,事後被幽禁北京,同年四月死於獄中,時年四十歲。

由以上分析,該鎧甲的主人可能是莽古爾泰或豪格,兩人都曾經受封貝勒或王爵並任正藍旗旗主,都曾在錦州一帶親自參戰。但是通過對比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皇太極御用的藍緞面繡龍鐵葉盔甲和順治帝鎖子錦盔甲。此鎧甲的外形以及精美程度,與順治時期的鎧甲高度相似,由此,個人認為該鎧甲的主人是豪格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此鎧甲為什麼流落民間,作者大膽想象一種可能。天聰七年(1633)年末,豪格在松錦大戰中鎧甲受損。崇德八年(1643),皇太極猝崩,豪格在爭帝過程中失敗。順治元年,豪格被奪權降爵,正藍旗被降至下五旗,其鎧甲依制可能被收繳。經過歷史的動盪,流落民間。這種想法只是作者的揣測之念。歷史的煙雲從來都是一團迷霧,一件鎧甲的來源有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我們任何人都無法進行非常準確地評判和分析。畢竟,現今留存的史料不足以證明其非常準確的真實性。其真實的歷史,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是終生難破的未解之謎。我們只能就相關的一些非常小的資料進行想象性的分析。受個人侷限,其合理性、準確性大打折扣。但正是這種分析和想象相結合,正是文物考據的魅力所在,也正是歷史文化尋真尋根的精髓所在。■

參考文獻:

[1]李理,範麗.清宮帝服話龍紋[J].收藏,2012(01).

劉 嬌 錦州市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